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致富经 >  片片牛胶糕撑起千万元产业(图)

片片牛胶糕撑起千万元产业(图)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7/10/10 10:47:00 来源:长沙晚报 阅读数:

商机

  用牛皮、牛骨、牛筋加中药材慢火熬制成牛胶,再蒸蛋食用,是浏阳西乡的传统滋补方法。不过,因中药味和牛膻味较重,一般人并不太喜欢吃。一次“讨媳妇欢心”的偶然机会,浏阳市镇头镇85后小伙子张东在古法熬制的基础上传承创新,做出了口感好得能当零食吃的牛胶糕,开创了年销售额超过千万元的创业奇迹。

  朋友圈秀恩爱“嗅”出商机

  一片小小的牛胶糕,包含了整皮、化皮、熬汁、浓缩、凝胶、晾胶、配料、切片、杀菌、真空包装等数十道工序,制作起来十分麻烦。

  “就熬制牛胶这一步,就需要慢火熬三天三夜。”在镇头镇金田社区的老家厨房,张东一边翻着大铁锅中的“大杂烩”,一边介绍说,“一张100斤的牛皮大约能熬制出20斤原胶。”

  在镇头镇,几乎家家户户都吃过这种俗称“牛皮膏”的牛胶。2015年底,张东的妻子刘巧荣生了一场大病,张东按照父亲教的方法为她熬牛胶补身体。

  “我不喜欢那个味道,既有中药味又有很重的牛膻味,根本吃不下。”为了不辜负丈夫的一番美意,曾开过药店的刘巧荣想到了阿胶糕的做法。在她的提议下,张东在牛胶里加入核桃、枸杞、红枣、蜂蜜、香油、黄酒等辅料,经过反复调试,制成了点心状的养生牛胶糕。

  牛胶糕受到刘巧荣的好评,看着妻子吃得很开心,身体也逐渐康复,张东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晒了一把自己的手艺。“一斤200多元,十几斤牛胶糕一下子卖光了。”张东说,此次朋友圈秀恩爱让他“嗅”到了商机。

  “北有阿胶 南有牛胶”的梦想

  经过改良创新的牛胶糕火了,一天能卖出100多斤,但张东不满足于家庭作坊式的小打小闹,决心将这种被列入第五批“浏阳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他翻遍《本草纲目》《齐民要术》等中医经典著作,发现牛胶熬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但因为战乱,熬制历史数度断链。

  “浏阳因地处偏远地区,又因牛作为耕种工具不可或缺,材料充盈,牛胶的古法熬制才得以流传下来。”张东寻访当地资深的“牛胶师傅”得知,以往每到农历八月中秋之后,就会有富裕人家杀牛祭祀,天气渐凉也适合牛胶的熬制,他们就会请“牛胶师傅”上门熬煮,事毕给两三斤牛胶作为酬劳,“现在请两位师傅上门熬制,3天工钱共1500元。”

  2016年初,张东踏上了去往山东省东阿县的旅程。“我想去对比一下阿胶和牛胶的制作工艺,也学习一下当地的阿胶产业运作经验。”

  当年5月,在坚持古法熬制牛胶的基础上,张东引进生产线在益阳批量生产牛胶糕。同时,他委托专业运营团队通过微电商渠道销售,“去年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今年预计超过2000万元。”

  “你知道东阿县阿胶主营收入一年有多少吗?超过100亿元。”张东心里有一个“北有阿胶,南有牛胶”的梦想,他知道这个梦想有点遥远,“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zt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