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7/10/12 10:16:00 来源:东方城乡报 阅读数:
近年来,上海市祥欣种猪在市场上已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种猪性能与遗传进展方面,已具有胜人一筹的先发优势。而这一建树,则得益于祥欣公司有一支敬业而稳定的高素质育种团队,和坚持在育种上的持续投入。
据介绍,一头种猪只有通过科学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才能得到比较准确可靠的育种指数,使优秀的种猪个体得以进入育种群,并需通过持续投入,使种猪性能得到持续不断的选育提高,形成良性循环。祥欣公司副总经理李步社认为,种猪育种工作贵在坚持、难在持续投入。“这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坚持憋住那一口气、踏踏实实一步步去做,才有可能收获育种成果,除此别无选择。”
创建良性互动机制
造就一支育种团队
对于一家种猪企业来说,培育一支稳定的育种队伍可谓是件头等大事,也是一件难事。因为猪场育种工作往往都比较单调和枯燥,工作环境也与其他工种有区别,是个周期性长、见效慢、周而复始磨性子的重复性工作。所以,能长期坚守这一岗位、持之以恒的人,在行业内可谓少之又少。
张和军,由上海市祥欣公司一手培养起来的80后育种总监,便是一个对育种工作怀揣一颗痴心与梦想的匠人。在他的身上,有着一种精益求精、沉得下心来的工匠特有品性,并带出了一支业务过硬的团队。自2002年开始接手育种工作起,张和军便再没换过岗,在育种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取得了骄人业绩,并成为一名中共党员。而他的每一步成长,则离不开祥欣公司所搭建的这个善于惜才用人的平台。多年来,这支育种团队为祥欣公司创造了一批批育种成果;而祥欣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样也吸引着这批志同道合者,两者在发展中已形成为一股良性互动作用力。
育种工作概括起来主要涉及两个部分,种猪性能现场测定和育种数据的日常收集与分析。据介绍,一头种猪从出生到结测,中间要经历出生登记、产房初选、保育二选、育成结测,然后再进行断奶评估。只有等完成了这些步骤,才能够保证一头猪的科学选择,育种也才会有进展。在种猪育种场,育种总监就好比一个“守门人”,他需要对每一批次的测定种猪进行全程监管,以确保核心育种群的全群测定准确性。“因此,对于张和军而言,他每天所要做的就是,密切关注种猪四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测定及筛选情况,并要求将测定的数据及时输入育种管理软件进行计算处理,然后将育种数据传输至农业部全国遗传评估数据中心进行同步遗传评估,根据计算评估的结果,结合种猪现场的表现,最终确定后备种猪的选留名单。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种猪出生标记和育成结测两个环节。出生标记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即猪场每天都需要对新生种猪仔猪做好标识记录,这个环节一旦耽误或出错,后续的一切工作都将南辕北辙、错上加错。育成结测则是确定一头猪是否优秀的最终裁定,因而这个环节的准确度量记录和及时测定选留,是育种工作能够持续进展的重要保障。
李步社说,张和军每天所要干的不是去创造发明,不是去标新立异,而是必须按既定的育种方案去做,坚守职业操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张和军多年来已几乎没了双休日这个概念,每年都只有在过年时才回趟老家,进行一次短期的探亲。因怕耽误工作,张和军甚至在结婚时,连结婚酒席都没来得及办,便从老家领了证后匆匆赶回单位。
李步社由衷地评说,十多年来,张和军所坚守的是一份责任性,是对育种技术原则、操作规程及时间的坚守。最终认定他工作业绩的,并不是单纯去看他平日里的出勤率有多高,而是需考量种猪每一个月的生长速度、料肉比、产仔数、眼肌面积、背标等每一项指标是否都在进步,即每一道工序是否都在按科学方案坚持去做并达成预定目标。这意味着,张和军每天所要面对的不只是重复性工作的耐受度考验,更有来自育种进展绩效考核和精神上等多重压力考验。
据了解,目前全国注册种猪核心群数量已达15余万头,成为全球*的生猪育种核心群,从而使中国得以逐步从世界生猪养殖大国向生猪养殖强国迈进。而祥欣公司则在2010年和2017年已分别率先入选首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和“国家种公猪站”,业已成为这项国家重大种源工程的排头兵。祥欣公司董事长严国祥表示,祥欣企业的健康发展,靠的是人才及岗位人员的稳定,而张和军在这其中则无疑是一个重要角色。令严国祥感到欣慰和骄傲的是,张和军是由祥欣公司所一手造就的一个成功典范。
坚持育种持续投入
广泛合作创新发展
消费世界一半以上猪肉的中国,核心种源长期依赖国外进口,并长期存在“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尴尬局面。为了彻底摆脱这种依赖性,发展自主产权种源畜牧业,祥欣公司自2000年进入种猪行业以来,坚持立足种源农业发展战略,通过17年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打造出了行业名牌产品——祥欣种猪。
在此发展过程中,祥欣公司也曾面临过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难,但都未曾动摇过初衷,也从没盲目去追逐过短期投机。时至今日,祥欣公司主打产品之一的杜洛克种猪核心群达2000头,种猪达100公斤校正日龄缩短至140天,后期料肉比低于2.4,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杜洛克种猪第一品牌。作为占国内核心育种群80%左右数量的大白种猪,祥欣公司通过多年来的坚持育种,一举拿下了国内遗传进展第一名的桂冠,由此受到行业内的一致好评。
据介绍,育种同时也是一项需要持续高投入的技术产业,一旦设施设备、技术研发投入跟不上行业发展需要,育种的进展便会大打折扣,甚至得不到有效进展。“祥欣公司的杜洛克种猪从2012年后,每年的达100公斤体重日龄平均减少两天;祥欣大白猪的产仔数现在每年进展在0.2头以上,而育种上的这些优异成绩,均离不开公司在资金、人才方面的持续投入。”李步社说,祥欣公司在市、区各级部门支持下,于2011年组织实施了《上海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浦东东滩5万头种猪生产基地项目》。该基地于2013年底建成投产,累计投资上亿元,各项设施设备国内领先,为公司的育种技术工作提供了优质的发展平台。
据统计,祥欣公司近年来在育种技术方面的投入每年均超过900万元;同时,在行业内大力引进人才,建立了一支专业、高效、稳定的管理技术团队,为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祥欣公司还与上海市各级畜牧部门及国内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全国联合育种协作组、上海市生猪产业体系等科研院所的相关工作,引智借力共享资源,先后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及推广项目工作,多次获得农业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多个奖项。
此外,与全国畜牧总站、上海交大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大白、杜洛克全基因组育种项目,成为国内种猪育种工作最有发展前途的弯道超车项目。同时与上海交大、南京农大等单位在公猪繁殖性能提升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系列合作项目研究,并通过广泛与国际交往,使育种技术得到持续、快速进步。如从2016年起与NSR、普渡大学启动了杜洛克剩余采食量、选择模型研究及肌内脂肪调控研究,使这几项技术在目前国际种猪育种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2016年,祥欣公司种公猪站建成目前行业内*的猪冷冻精液产业化生产基地,引领行业内的冻精研发、推广热潮,为国内的种猪遗传交流与改良及“华系”猪的育种提供极佳的交流推广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