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08/11/4 13:42: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阅读数:
灾情不断 牧民生活堪忧
乌拉特后旗连续遭受大风降温和沙尘暴的频繁袭击,平均风速达到25米/每秒,加上今年的气候干旱无雨,大部分草牧场无法返青,据统计,该旗受灾草场3650万亩,未返青草场3000多万亩,全旗300多户重灾户的10万多头(只)牲畜受灾严重。全旗人畜饮水井已干枯550眼,大部分水井、水库及河流水位明显下降,导致了上千口人,几十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
日前,乌拉特后旗旗委书记苏和巴图和政府旗长杜占贵来到潮格温都尔镇查干敖包嘎查牧民德力格尔的家了解今年绒毛收入情况。“这不,几十斤绒毛全在这儿堆着了,一斤也卖不出去,过去的“软黄金”到现在就是100元一斤也没人收呀,”德力格尔的妻子伤心的指了指堆在一角的绒毛。当问及旱灾给牧民带来的损失时,德力格尔的妻子说她家十来天内就死了五、六只羊了,如果再没有饲草料接续损失就会更大。获各琦苏木满都拉嘎查也一样没有逃过这场旱灾。该嘎查牧民闫达赖有苦难言:“今年可把我们旱苦了,这个地方连着三年没下过几滴雨了,我真不敢想象接下来该怎办。”。西尼乌素嘎查苏雅拉家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400多只羊到目前已死了50多只了,由于旱情严重趴羊多,没办法她让两个儿子全部回家侍弄羊并帮着凿绒,按理说,每年这个时候羊绒早已凿完,可现在她家还有很多没有凿完,而且两个儿子也让旱灾拖住不能打工,这样苏雅拉家的损失就更严重了。现在很多牧民只能骑上摩托车托上二、三斤羊绒到镇区以80元左右一斤卖给二道贩子,然后买些生活必需品,剩下的只能等待好价钱。据了解西尼乌素嘎查禁牧后大部分牧民全倒场了,留下的牧民已对目前的旱情束手无策。
乌拉特后旗绒毛积压情况非常严重。到目前为止,由于绒毛价格及出售绒毛途径等问题,乌拉特后旗118吨绒毛仍在牧民手中。
从潮格温都尔镇一路向北行进中看到的全部是旱的几乎一折就断的霸王草、白刺草。。。,放眼望去,让人心酸。
旱灾、绒毛积压等灾情使乌拉特后旗牧民苦不堪言。尤其山后牧区连续几年未返青,人畜饮水困难,部分地区靠拉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牲畜因营养不良不断死亡。因旱灾损失严重,牧民生产生活成本剧增。加上今年羊绒大量积压等情况造成乌拉特后旗牧民贫困人口有增无减,出现返贫现象,大部分牧民的生活步入举步维艰的困境之中,各种灾害使牧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全力以赴全民动员齐抗灾
面对正在威胁着牧民生存的旱灾,在牧民苏雅拉家里,旗委书记苏和巴图、政府旗长杜占贵现场办公,就地将各项工作分配到每个职能部门,并责成各部门、各苏木镇务必以当前的抗旱为首要任务,将救灾工作落实好、解决好。要求财政和民政部门在核实受灾牧民的同时迅速购买急需的饲草料,最低解决牲畜一个月至一个半月的饲养问题;畜牧部门负责调运草料并发放到受灾牧民手中;苏木镇协调牧民之间进行临时倒场;协调青壮劳力就近在建设中的风电场打工。。。。总之要想尽一切可行的办法帮牧民度过难关。目前,各部门以最快的速度陆续将救灾物资调运灾区。旗里已从财政安排专项抗灾资金帮助受灾牧民渡过难关
乌拉特后旗各苏木镇面对灾情,紧急部署,将副科以上干部分组,一般干部编队,分片包村到户,对受灾牧民的牲畜数、需要草料数、要求贷款数、绒毛销售等情况统死吃透,实行个人3天报情况,小组一周报汇总,对受灾严重户要24小时监控,特殊情况要随时向苏木镇汇报,以便采取紧急措施进行预防和补救。各苏木镇根据受灾统计情况,通过积极联系协调贷款等方式筹集饲草料。
牧民“插花倒场”临时避灾。为了保证基础畜不受太大损失,乌拉特后旗通过旗委、政府、苏木镇协调、联系牧民组织进行了小范围“临时倒场”,将后山牲畜、特别是重灾区牲畜尽可能调动至有水草的地方进行短期喂养,以缓解干旱区草场压力。
由于灾情严重,牲畜抗病力急剧下降。乌拉特后旗畜牧部门将技术人员全部派到嘎查村进行畜疫防治工作,并且做到每个嘎查有一名专职防疫员。目前已对灾区牲畜进行了驱虫和泻火。另外,旗草原站工作人员也全部下到基层开展相应灭蝗、灭鼠工作。
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经过全旗各级党组织耐心细致的工作,广大牧民采取了应急出栏的办法,除了保留基础畜外,忍痛将其它牧畜尽力出售,以缓解草场压力、降低抗灾支出。为了抓住降雨有利时机,乌拉特后旗气象局对天气情况实行每小时统计,24小时严格监控,以便适时适地发炮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