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分析 >  “假鸭血”为何逃过两地监管

“假鸭血”为何逃过两地监管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08/11/17 16:35:00 来源:新京报 阅读数:

  一名消费者的“较真”引起了媒体调查,结果揭开了惊人事实:北京市场上的散装鸭血基本为猪牛等动物血假造,甚至不排除“假鸭血”含有化工物质(11月12日《新京报》)。

  “假鸭血”倾销市场时间如此之长,范围如此之广,为何没人查呢?

  是造假售假行为极其隐蔽,监管部门难以察觉吗?答案是否定的。成吨的假鸭血就在新发地市场外公开贩售,记者顺藤摸瓜,很快就找到了制造“假鸭血”的地下作坊,记者能做到的,监管部门岂会难为。是造假售假手段极为新奇,超出了监管部门想象?答案亦为否定。2002年卫生部公布的十大食品制假售假大案中,吉林省长春市“假鸭血案”赫然在目。殷鉴不远,监管部门怎可能对鸭血造假手段无知无觉。

  河北制假,北京售假,此次的“假鸭血”属于典型的跨地区食品安全事件,事实上,近年来,在北京周边地区制造的问题食品流入北京,已经造成多次的食品安全事件,从天津注水猪肉,到河北苏丹红咸鸭蛋可谓不胜枚举,然而,有了这些教训,一个北京市与周边省市共同构筑的食品安全网并没有“疏而不漏”,一些监管的真空地带因此而生。

  当一种问题食品轻易流出形成庞大的地下产业,这只说明监管部门的失职。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如果都靠媒体来揭盖子,这决不是合理现象,正常的逻辑应是监管部门向媒体“爆料”,而不是倒过来。面对“假鸭血”,监管部门在全力查处之外,是否应有所省思呢?

畜牧家禽网编辑: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