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09/4/15 10:28:00 来源:长兴新闻网 阅读数:
6年前,他毅然放弃工厂里稳定的工作,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开始养殖鸡鸭。如今,他已拥有10亩地,2500平方米的养殖棚。他就是今年只有33岁的年轻人——德清县雷甸镇解放村的蔡国明。
问起蔡国明为何要选择养鸡鸭,他只简简单单地回答两个字——喜欢。6年前,蔡国明从养600只小鸭开始,养了两个月,竟然赚了5000元,这让蔡国明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他赚到的“养殖创业的第一桶金”。
做任何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尤其是养殖业。2003年,所有的养殖业都遭遇不小的灾难——“禽流感”。可蔡国明说,他事先做足了预防措施,给每只鸡鸭都打了疫苗,鸡鸭死亡的情况几乎没有,相对其他的养殖户来说,他的损失较小。这当然要得利于蔡国明平时对“养殖经”的钻研。
即便在农村,很多年轻人也不懂得如何去养鸡养鸭。蔡国明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是如此,可他有刻苦学习、不断钻研的劲。他一边看书学习,一边向村里的老人讨教经验,有时甚至跑去省农科院向专家教授请教问题,并经常参加雷甸镇政府组织的农民科技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养殖技能,慢慢地,他摸索出了鸡鸭养殖的个中“门道”。
如今,蔡国明的养殖场保持着每年8万羽以上的鸡鸭销量,年收入十多万元。走上了致富路的蔡国明,不忘他的朋友和乡亲。他为开始从事养殖的农民供应苗鸡、苗鸭,他还把农民召集到他的养殖棚里,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手把手地教给他们打疫苗针的技术,给他们讲解养殖的环境要求,在养殖场里蔡国明俨然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
一些养殖户一开始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蔡国明就无偿为他们销售,除了自己的鸡鸭,他每年帮别人销售的成鸡、成鸭数量就达60—70万羽。他们养殖的鸡鸭销售到上海、江苏、安徽等各省市。几年来,在他的带动下,雷甸、乾元、下舍还有余杭等地的一些农民也纷纷走上了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