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分析 >  入秋前生猪价格下降趋势难转

入秋前生猪价格下降趋势难转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09/4/16 11:12: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最近,国内市场上的生猪价格快速下跌。猪肉甚至卖出“白菜价”——用买一棵冬储大白菜的钱就可以提回一斤猪肉。记者昨天从厦门市场了解到,我市猪价也处于下降通道,只是下滑曲线较为平缓。

      捂紧钱袋少吃肉

  “又降了,最近每公斤收购价大约在11.2元左右。”昨日,厦门黄金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早等向记者表示,今年春节后,厦门生猪收购价一直在缓慢下滑。

  据了解,厦门的生猪价格在春节前还曾高达每公斤14.2元,随后就以每月1元的速度往下回落。

  祝早等认为,猪价的下滑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生猪供给增加的原因,除了此前猪肉价格高企、国家鼓励生猪养殖外,母猪补贴也大大激发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与供给增加相比,猪肉的需求量却在下滑。占厦门市场猪肉销量“半壁江山”的黄金香很明显地感觉到了这种趋势。“与去年同期相比,现在每天的屠宰量要少一两百头,同比下降10%左右。”分析需求下滑的原因,祝早等认为,是经济危机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预期,使他们“把钱袋子捂紧了”。

  对此,厦门市妙高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天然表示认同。他说,打工族是猪肉的主要消费群体,赚钱少了,吃肉也就有所节制。

  福建猪价相对较高

  虽然全国的生猪价格行情都处于下降通道,但各地价格及下降幅度不一。总体而言,沿海的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生猪价格要比全国水平来得高,价格曲线也较平稳,不像北方内陆地区出现生猪价格陡降的情况。其中,在价格最高的广东省,其生猪价格甚至比价格偏低河北省每公斤要贵2元以上。

  “这很正常,因为沿海地区属于销区,猪肉需求量大,供给相对内陆地区来得平衡。”宋天然说,由于国家的鼓励政策,内陆地区近几年生猪饲养规模扩大比较明显,造成存栏量大增,而因为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当地猪肉需求量却出现减少,这“一增一减”间,就造成供给过剩,于是猪价降得也就快了。

  厦门市畜牧业协会会长李明星表示,北方养猪周期长,疫病较多,疫病造成的短期内集中抛售,可能也是北方生猪产区价格下降比较快的原因之一。

  “北方处于饲料产区,养猪成本相对较低,可能也是造成生猪供给过多的原因。”祝早等说。据了解,现在猪饲料已经主要以玉米、豆粕和麦皮为主,其中玉米占比达60%以上,因此位于玉米主产区的北方,养猪成本就相对较低,对养殖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虽然沿海这边价格高,但如果把猪从北方运过来,加上运输成本,其实价格也差不了多少。”李明星认为。

  入秋前下降趋势难转

  生猪价格“跌跌不休”,何时能止呢?业界普遍认为,形势短期内难以反转。

  据介绍,目前国内母猪存栏结构以生产力旺盛的青年母猪为主,不到迫不得已养殖户很难主动淘汰母猪。“除非出现长期深度亏损,资金链断裂,最后不得不淘汰。”养猪户杨先生说,母猪存栏“刚性”强,主动下降难度较大,所以今年生猪供给量大的局面仍将持续。

  另据了解,前两年高企的猪价不仅使养猪规模扩大,而且还导致禽肉、禽蛋价格上涨,生产规模扩大,由于相互之间的替代作用,对猪肉的市场需求量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宋天然还表示,在闽南地区,肉市在农历三月三过后就会走入低迷,直到农历六七月后,需求量才会逐渐增加。“主要是因为慢慢进入夏天,大家饮食也以清淡为主了,所以入秋之前,形势不太可能好转。”

  祝早等也认为,随着接下去天气逐渐变热,猪肉销售也要进入传统的淡季,9月份之前肉价很难走高。

  然而,李明星认为,由于生猪存栏量的数据具有一定水分,所以目前生猪供应是否供大于求不好断定,只能再观望一段时间看看,等5月份后,形势会更加明朗。  

畜牧家禽网编辑: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