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09/5/25 13:49:00 来源:成都商报 阅读数:
昨天下午,在“金沙讲坛”上,几百位听众与“大学生猪倌”龙波进了面对面交流。这位把养猪做成了事业的年轻人以自己的创业经历告诉听众,创业成功需要四大因素:正确的定位、持之以恒的精神、坚实的团队、终身学习的意识。
因为热爱 选择养猪
念书时,龙波脱颖而出的能力就曾得到众多大企业的垂青。为何最后选择了回乡养猪创业,龙波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熟悉这行,热爱这行。”
龙波相信,“选择大于努力”,成功选择创业项目意味着一半的成功。他把老子《道德经》的一段话送给正在选择项目的人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他解释,“善利万物”意为迎合社会的需要、符合自己的天性。“处众人之所恶”则指,选择那些没有太多人看好的项目,成功的机会会更大一些。
从父母万般阻挠到最后引以为傲,龙波的创业路途并非一帆风顺。龙波反复强调:“要创业,你必须得是个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百折不挠。”龙波把自家培育出的良种猪取名“普兰克”,这是英语pluck的音译,意为勇气。“当时在英文词典上一看到这词的例句,我就认定这个名字了。”那句话的意思是:他放弃了很好的工作去创业,显示出了极大的勇气。
终身学习 立于不败
龙波说,在创业的初期,一个坚实的团队是成功最基本的要素。他建议准备创业的青年们:发展朋友、亲戚等可信的人,加入自己的事业中,要有“一支打不跑、骂不走的队伍”。妻子王旭正是陪伴自己历经风雨的忠实伙伴。
龙波的父母也是养猪的,但养了十多年的猪,仍旧只养了3头母猪。当把养猪确定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后,他开始思考,怎么才能高效简单地养猪。经过不断试验,一头母猪的食量从以前每天20多斤降到了1~2斤,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改进,一个人可以照顾60头母猪。他说,自己至今仍保持着每天用一半时间来学习的习惯,“创业者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勤于思索,方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