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6/5 16:27: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为了促进畜牧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华蓥市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对畜牧业工作实行目标管理
市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畜牧业工作的领导。对畜牧业发展,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基地建设和动物防疫工作列入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畜牧局长岗位目标责任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并把畜牧业发展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
2、创造宽松环境,大力招商引资,积极争取项目加大畜牧产业投入
一是做好项目规划和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畜牧业的投入;二是制定扩大民间投资的优惠政策,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吸引外资、私营资本等民间资本参与开发畜牧产业;三是以奖代补,建立多渠道投入的激励机制。近几年市政府对增养外种猪实行了以奖代补,这大大推动了我市畜牧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激活了民间资本、工商业资本投资畜牧业,引导了银行信贷、信用社贷款投资畜牧业,引导了外部客商投资畜牧业。我市将进一步推行畜禽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等以奖代补政策,建立多渠道投入激励机制,破解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制约,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实际的畜牧业生产贷款担保机制和运作模式,鼓励和争取各类资本对畜牧业投入。
3、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对养殖学会等民间中介组织的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制定的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动作、带动农民、滚动发展”的思路,结合我市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建、扶持养殖专业协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养殖学会等中介组织在牧业生产中的作用。通过实施政府扶持、信贷投入、招商引资等措施,培植1— 2个加工销售畜产品的龙头加工企业,扶持有一定规模、集养殖、贩运为一体的养殖大户,在原料基地建设、良种繁育、防疫设施、技术培训、环境保护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带动养殖农户发展畜牧业生产,促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4、建立健全“良种、防疫、服务、信息、质量”体系,积极推进畜牧科技进步
4.1 实施“良种工程”,提高畜禽品质,加速畜禽良种化进程。有计划地引进优良种公猪,切实抓好生猪品种改良,完善市人工授精网点建设,依托本市良种扩繁场,逐步实现基础母猪群良种化,使我市生猪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加快牛、羊改良步伐,尽早建成牛羊品种改良站。
4.2 推广种草养畜,加大草料开发力度,向生态畜牧业发展。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土地石漠化治理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加大草山草场的建设力度,使本市人工草地面积达5万亩以上,同时,大力推广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杆开发力度,引进先进草料加工机械,开展青贮、氨化和微贮等实用技术推广,使农作物开发利用率达50% 以上。
4.3 健全防疫体系,稳定基层队伍,切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加强县、乡、村三级防疫体系建设,解决好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待遇问题;强化动物免疫、检疫、诊疗、监测和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全面提高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牧业生产安全。
4.4 完善服务体系,稳定科技队伍,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市、乡、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队伍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乡级畜牧兽医站危房、无房问题,并更新、配套相应的服务设施。
4.5 加快信息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市场,完善市场机制。建设多种形式的初级市场,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网络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拓宽畜产品流通渠道,使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逐步建立完善以双河、禄市、庆华、永兴为中心的生猪交易市场,以永兴、阳合、高兴、双河为中心的家禽交易市场,并建立市畜牧兽医信息服务中心,强化畜牧业信息队伍及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及时向社会提供国内外畜产品、饲料、兽药等供求信息、畜禽疫病动态和科技信息。
4.6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依法治牧,确保人民吃上“放心肉”。加快畜产品、饲料、兽药、质量标准监督等体系建设,依法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市场,严禁假劣饲料、兽药上市,杜绝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同时,禁止使用有毒、有害、高残留药品和添加剂,保障畜产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