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6/21 13:56:0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阅读数:
在王府井总府路店超市内,刚到成都工作的王坤很纳闷,原本想给远在山东的父母寄点端午特产,但他绕着端午食品专柜转了一圈,少见四川本土鸭蛋的踪影,反倒是外地品牌很抢眼。
省外品牌占据四分之三市场
成都的王府井、伊势丹、伊藤等几大卖场,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了端午节促销大战。
在王府井总府路店超市,促销员卖力地向过往顾客推荐。一看产地,这些品牌禽蛋基本上产自江浙一带,兼有福建、湖北、河北等地。
王府井总府路店超市经理周晓兰向笔者透露,今年端午节期间成都市场皮蛋和盐蛋的进货渠道主要以江浙一带为主,省外品牌占据了成都市场的四分之三左右。本土的则以“老城南”和“桂花庄”的礼品盒为主。本土品牌虽在价格上占有优势,但是消费者认为质量和品牌才是首要因素。“为占得一席之地,目前很多本土品牌均将樟茶鸭与盐蛋、皮蛋等捆绑销售。”周晓兰坦言。
“四川本地的鸭蛋主要是零售,很多买来自己吃的客户会选择这种。”王府井销售人员向蓉说。
提升传统工艺创建全国品牌
“四川造”鸭蛋为何成了“龙套演员”?
“省外禽类企业一年四季都有产品销售,而我们主要是做节日生意,端午一过我们就不再生产鸭蛋了,所以在市场占有率上我们很难与其竞争。”老城南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省食品工业协会质量工作处负责人介绍,我省目前龙头企业还比较少,大多生产企业都是靠传统手工作坊起家,规模小、资金紧,加之技术上不占优势,导致省内企业长期以来市场占有率低,难以达到创建品牌的门槛。而江浙一带水系丰富,养殖企业众多,规模大、起步早,拓展市场能力强,品牌影响大,与全国性连锁商场合作上优势突出。她建议,四川应建立禽蛋生产基地,以龙头企业带动养殖大户,以现代技术提升传统工艺,把本地特色变成区域名牌,进而拓展开来创建全国品牌。
“虽然在食品加工制作上我们是个大省,却不是强省。”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崔兆全说,下一步应该从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品牌推广和市场渠道拓展三个环节逐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