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7/2 16:10:00 来源:云南网 阅读数:
6月28日上午,在龙陵县碧寨乡梨树坪村,三辆前来收购黄山羊的卡车正在装货。正在数钞票的养羊大户杨世品高兴地说:“生态养殖真是赚了大钱,羊售价每公斤比去年涨了3元,今天我卖了21只羊,每公斤16元,平均每只羊600多元,赚了一万三千多块哩。”这是龙陵县大力发展低碳畜牧业,赚“绿色钱”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着力发展低碳畜牧养殖业,以“绿色养殖”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生态畜牧”战略,走出了一条饲草养畜、畜粪肥地,“粮—饲—沼—肥”四位一体的低碳畜牧业之路,加快了传统畜牧向现代畜牧的转变,带动养殖业向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去年,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4.18亿元,同比增长13.2%,今年1至5月,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1210元,同比增长10.1%。
山区面积占98%的龙陵县牧草和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全县有万亩以上的牧场2个,千亩、百亩连片的草场数以百计,50多万亩庄稼秸秆、甘蔗叶梢等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该县始终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来抓畜牧业发展,自然养猪、生态养牛羊禽等实用新技术逐渐推广,大力普及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搞好秸秆养畜示范基地建设,印发《秸秆青贮氨化方法》1万多册,购置专用铡草机360多台,建成永久性青贮、氨化池15万余平方米,提高了秸秆的开发利用率。建成沼气池1.2万多口,构建起“猪—沼—蔗”、“猪—沼—果”、“猪—沼—石斛”等低碳农业模式,每年为农民带来9000多万元的收入。与此同时,该县积极实施畜牧良种工程,通过增设和完善家畜改良网点,大力推广家畜人工授精技术,建成了121个村(社区)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实现了动物疫情网络化管理。建成了勐蚌、乌木山黄山羊良种繁育基地、核心养殖场和优良种猪供精站,形成了以县级为中心、以乡镇为依托、以养殖专业村为重点的三级畜禽改良服务体系。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使龙陵畜禽产品的绿色含量大大增加并迅速走俏市场,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每年销往缅甸的黄山羊、生猪、土鸡达30多万头(只),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该县把养殖小区(专业村)作为推广先进技术、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依托和载体,成立了畜产品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了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产品检测体系,严格按标准进行生产,从源头上确保“生态畜牧”的质量。该县着力构建良种猪、肉牛、黄山羊、家禽四大繁殖体系,实施流动畜群与基地重点户圈养结合、生态养殖与特种养殖结合的方法,扶持农民在茶园、果园、竹园、树林中养殖土鸡,在天然牧场、人工草场养殖黄山羊和肉牛,全县建成了63个商品牛和土鸡生态饲养基地村,59个黄山羊、生猪重点村以及1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涌现出养殖大户1700多户,发展畜禽专业合作社50多个,带动重点户2万多户;建成畜牧专业市场(点)51个,扶持畜禽产品营销户1000多户,畅通了畜禽产品“绿色通道”,实现了产销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