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7/9 14:06:00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数:
芒种过后一辆运送鸭苗的货车徐徐驶进山东省沂源县悦庄镇涝洼村陈长海刚建起的养鸭棚,卸下来2000只毛绒绒、黄灿灿的小鸭。外出打工多年的陈长海从此可安心在家门口养鸭了,预计年可实现收入2万多元。这是沂河源鸭业加工厂发展的第85家合同养鸭户。
“沂河源”是沂源县一家农业龙头企业,虽然开工生产仅两年,但却围绕着鸭业加工,带动起了养殖、屠宰、运输等多种行业,串起了一个产业效益链,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之源。
念鸭经石桥乡葛庄村青年农民陈明杰是“沂河源”的创办者。为解决当地农户养鸭难、卖鸭难的问题,2004年4月,在当地农信社帮助支持下,他投资130万元,租赁邻村4亩河滩地,创建了鸭业加工厂,致力于种苗孵化、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厂里专设养殖户信息档案,啥时送鸭苗、饲料,收购成鸭,还有住址、电话等记载得清清楚楚,养殖户手持订单,在家里便可专心搞饲养。厂里还聘请了专业防疫技术员,不定期到各养殖场地进行消毒等现场技术指导。平日里,养殖户发现鸭有病情给厂里打电话,便立即有技术员赶去诊断、打针用药。由于保障措施跟得上,“沂河源”发展的养殖户基本上没有发生鸭子大批死亡的疫情。
兴鸭业为了鼓励养殖户常年养鸭,厂里采取扶持政策。养殖户建一处养殖规模在两三千只的大棚,需投资万元左右。为了尽量减轻养殖户的经济负担,在签订合同时,厂里对每户仅收取风险金5000~6000元,有困难的户只收取风险金2000元。而实际上,每户每批若养鸭3000只,仅鸭苗款即达到1.2万余元,加上供应饲料,一个养殖户养一批鸭厂里就得为其垫支2万多元。此外,夏、冬两季,厂里还给养鸭户每只鸭补助降温费、取暖费0.2~0.3元,仅此一项,加工厂每年增加支出10万余元。由此,大大调动了农民养鸭的积极性。
发鸭财据了解,沂河源鸭业加工厂现已发展养鸭户85户,月出栏肉鸭17万只,日宰杀量6000只,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沂河源”不仅自己发展起来了,加工厂还安置当地剩余劳动力130人,带动起了养殖、运输、屠宰等多种行业的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实实在在的增收之源。悦庄镇的翟作得开始依靠加工厂养鸭,挣了钱后,安排家人继续养鸭,他则买了一辆货车,给厂里拉货送货,扩大了家庭经济收入。此外,该厂还通过“基地带大户”、“大户带散户”,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形式,延伸了产业链条,使养鸭专业户成为鸭业加工厂的生产基地,实现了双惠双嬴。
沂河源的鸭子“飞”起来了,它飞出了一个成功的企业,飞出了一条产业化之路,飞进了鸭农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