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7/21 14:22:00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的意见,标志着我省畜牧业升级计划实施工作正式启动。畜牧业升级计划是我省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我省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我省由畜牧业大省向强省的跨越,指导“十二五”期间我省畜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对于优化农业结构,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创新体制机制。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稳定发展生猪、家禽业,加快发展奶牛业,着力推进现代畜牧业的良种繁育、标准化规模养殖、畜产品安全、产业化经营和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等全面升级。
一是提升畜禽良种化水平。加快全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省级重点扶持原种场、祖代场,市县级主要建设父母代场、扩繁场和健全人工授精站(点)网络体系。落实畜牧良种补贴政策和项目,实施主要畜种遗传改良计划,组建省级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开展种猪测定、拍卖和“优良种猪进站点”活动。实施奶牛群体快速扩繁行动,推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加快振兴肉牛业,稳定和扩大基础母牛群体。努力培育全国重要的种禽产业集聚区。依法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扶持*、省级保护场(区、库)建设,鼓励培育畜禽新品种(系)。强化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建立优良种畜登记和推荐制度。
二是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大力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健康养殖,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小区)认定和创建活动,启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扶持建设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县。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形成江淮和淮北生猪、江淮和沿江家(水)禽、淮北肉牛、肉羊和城郊奶牛等资源优势鲜明的区域生产基地。依法全面实行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备案制度,建立养殖档案。加强饲草、秸秆等饲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进合肥、马鞍山等奶牛核心养殖区青饲牧草基地建设。
三是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加强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快动物标识、监督监测及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并实行畜产品市场准入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饲料生产企业准入门槛,建立兽药、饲料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提高生鲜乳收购站清理整顿和监管工作,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认证。实施“百场千村万户”监测计划,加快建立主要畜禽生产省级监测预警体系,提升省级畜牧信息监测水平。强化市、县畜牧统计监测和预警功能,建立数据采集报送与智能分析的电子信息平台,提高信息服务和监测预警能力。
四是提升畜牧产业化水平。引进和扶持带动能力强、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畜牧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形成一批肉类、乳品加工产业集群,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扶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引导龙头企业与养殖场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借助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等平台,促进农超对接、产销衔接,扩大对外合作交流。
五是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养殖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健全省、市、县、乡四级动物防疫体系,壮大村级防疫员队伍,完善以政府公益性服务机构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规模养殖场等多种形式动物防疫服务组织。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警和应急体系。推行规模养殖场程序化免疫、农户分散饲养集中免疫与补栏补免制度。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建立病死及扑杀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偿制度。启动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开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培训。
通过畜牧业升级计划的实施,到2012年,全省肉蛋奶总产达到550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年递增10%,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0%。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市场竞争能力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肉蛋奶总产达到630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40%,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比“十一五”末增长50%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努力打造面向长三角地区、幅射全国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实现我省由畜牧业大省向强省的跨越。
为认真组织实施好畜牧业升级计划,省政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决定建立推进畜牧业升级计划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实施。同时要求各地要将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摆上突出位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实施。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好国家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各级财政逐步增加投入,支持畜牧良种补贴、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规模养殖以奖代补、畜产品质量监管、畜牧科技创新等。加强投融资服务。加快制定适合畜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政策,加快建立畜牧业信用担保体系,适时举办畜牧业银企合作活动,支持解决畜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落实养殖保险和用地政策。扩大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品种范围,逐步降低费率。积极落实畜禽养殖用地政策。强化产业支撑能力建设。深化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乡镇畜牧兽医公益性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培育多元化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畜牧业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畜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和推广,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