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济源五举措助畜牧业逆势突围 上半年畜牧业增幅全省第一

济源五举措助畜牧业逆势突围 上半年畜牧业增幅全省第一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8/9 10:29:00 来源:食品商务网 阅读数:

    据来自统计部门的数字显示,今年二季度,河南省济源市畜牧业产值实现5.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42.3%,同比增长8.5%;肉、蛋、奶分别达到2.33万吨、1.54万吨、1.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5%、14%、14.3%,增幅居全省18个地市榜首。上半年,济源市畜牧业缘何能在畜产品价格下滑、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效益缩水的不利因素影响下,逆境突围并保持全省增幅第一,主要得益于以下五项措施的实施。

优惠政策推动逆势增长

近年来,济源市连年投入巨资扶持畜牧产业,2004年~2010年市财政向畜牧业注入发展资金共1.2亿元,仅今年投入的资金就有6500万元。其中,1500万元用于新建养猪场奖补,对新建年出栏2000头~1万头的养猪场,市财政分别给予10万元~50万元奖补,对于深山区和2009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下村子发展养殖的,新建年出栏500头~3000头的标准化养猪场,给予10万元~20万元奖补。5000万元用于龙头企业奖补,其中,3000万元用于双汇养殖基地,1000万元用于柳江公司的蛋鸡产业和阳光兔业体系建设,1000万元用于其他养殖龙头企业奖补。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全市各类规模养殖场区已达846个。今年,济源市又新建养殖场15个,包括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13个,年出栏50万只肉鸡场1个,存栏3000头的奶牛场1个。

引进名企带动平稳发展

为改变济源市畜产品“原料基地”的身份,该市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从2008年至今,先后引进了全国500强企业漯河双汇集团、山东六和集团、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鹤壁柳江集团、全国肉兔加工出口量国内第一的青岛康大集团等名企,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平稳发展。引进双汇集团年屠宰160万头生猪、年产3.3万吨低温肉制品项目,今年上半年屠宰生猪已达53万头;引进该集团年出栏5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已全部动工,其中15万头育肥场、1万头母猪场和1700头种猪场建设将在年内完成。引进青岛康大集团的肉兔加工龙头进入基础工程建设阶段。引进的柳江集团10万吨绿色蛋品生产加工项目已开始投入生产。引进的山东六和集团18万吨饲料加工项目,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名企的入驻,使广大农民看到了潜在的发展商机,面对市场低谷,老场在逆境中适度压缩规模,新场抓住价格低的大好机遇快速上马,保证了畜牧业在逆境中稳步增长。

规范建设抗御市场风险

为指导新建养殖场上规模、上标准,济源市成立了畜牧局产业化领导小组;抽调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成立了项目专家小组;制定了《新建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农业结构调整畜牧项目申报备案程序》,对新建项目严格实行建前审核、建中督导、建后验收制度。新建项目建设前,由村、镇、市畜牧部门进行三级审核;项目建设中,由项目专家组全程跟踪督导;项目建成后,由镇、市畜牧部门、市政府实行三级验收,达标者给予政策奖补。该市曾率先在河南省进入养殖小区规模养殖阶段,近年 “退川进山”发展战略的提出,将规模场作为主体发展养殖集聚区,让规模养殖更上了一层楼。目前,全市生猪、蛋鸡、奶牛三大主导产业的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了85%、87%、95%,规模地盘越来越大,支撑作用越来越强,产业发展更加成熟、稳定。

依靠科技应对各种挑战

今年,济源市畜牧局挑选21名业务专家,分片包干,巡回各镇集中进行政策、技术培训、入户指导,并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期,制作畜牧业政策解读以及其他新技术推广应用电视专题片2期,在该市教育电视台“金桥”栏目多次播出;现场指导解决问题70余例,受益群众6500余人次;编印宣传资料1万余份,刻制技术光盘200张;争取到全省*的“蛋鸡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建立了“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使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济源市已有永兴牧业公司、瑞星牧业公司等42家养猪场使用了生物环保养猪新技术。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示范工程,梨林镇范庄村 “猪-沼-菜” 循环农业工程,把发展养殖业、建设大型沼气池与大棚蔬菜种植有机结合起来,让范庄村走上了富裕路。

三保障筑牢安全屏障

为*限度地降低动物疫病对畜牧业的影响,济源市建立了“经费、队伍、物资”三保障机制。今年投入500万元用于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机构服务人员已达155人,市、镇两级政府都有充足的应急物资储备。在具体工作中,该市将强制免疫与政策技术宣传、责任制落实、免疫档案规范填写、养殖信息统计、防疫执法检查、消毒灭源及疫情排查同步进行,防疫保证做到“四不漏”,即镇不漏场、场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针不漏剂,确保禽流感、口蹄疫等强制免疫密度达100%。养殖业保险系数的增加,使养殖户“上得马、养得成、活得了、赚得钱”。

畜牧家禽网编辑: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