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8/30 14:13:00 来源:自治区农牧业厅 阅读数:
近年来,阿旗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南牛北羊,品种优化”的区域布局,以“减畜、增绿、转人、增收”为重点,围绕“肉、乳、马、草、沙”五个特色产业,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也使牧民增收。一是全面推进牧区限量养殖制度,实施草原“三牧”制度,全旗实施休禁牧总面积占可利用草场的100%。通过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实现草场的常轮常休,全旗累计实施标准化划区轮牧546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监测结果显示,轮牧区牧草高度平均增加5厘米左右,植被盖度增加10%左右,产草量增加4公斤左右,每年为牧民节约饲养成本2100万元。二是加强打草场保护与建设,通过对边境线100万亩草场进行围封、通道禁牧、鼓励牧民自行圈建以及加大嘎查集体草场围封管护力度等多种措施,全旗打草场建设面积达到678万亩,占可利用草场的16.7%,正常年景产量达2.3亿公斤,实现了饲草自给自足,为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以“三区四代五个基点”为示范区,坚持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禁牧舍饲、生态移民、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等系列工程,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2.5亿元,完成沙源治理面积992万亩,全旗植被盖度由2003年的39%提高到47.8%,草原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局部治理效果明显。四是按照“南牛北羊,品种优化”的区域布局,围绕“肉、乳、马、草、沙”五个特色产业,整合支农资金,在南部重点抓好黄牛冷配、优质西门塔尔牛引进以及肉牛育肥;在北部重点抓好种公羊集中管理、地方良种羊提纯复壮和冬羔、早春羔育肥,引导牧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由过去的多养粗养向少养精养方向转变。2010年牧业年度牲畜已压减到150.2万头只,其中羊减少57.7万只,牛增加7.5万头,牲畜改良比重达到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