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9/28 16:17:00 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 阅读数:
今年以来,海西州天峻县结合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立足畜牧业发展实际,采取四项措施,全面提高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畜牧业呈健康平稳发展态势。截至8月底,全县各类牲畜存栏84.85万头(只),育活仔畜30.27万头(只);出栏牲畜13.9万头(只),出栏率20.02%,同比增长0.1%;出售牲畜10.92万头(只),商品率15.73%,同比增长0.15%;完成畜牧业总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3%。
一、切实加强畜牧产业基地建设。一是建设天峻藏系羊良种选育基地。投资80万元在新源镇、生格乡和快尔玛乡进行天峻种公羊优良品种选育,投资260万元建设生格乡森沟藏系种羊专业合作社种羊场,投资260万元建设快尔玛乡参木康藏系羊选育专业合作社种羊场。二是在新源镇建设羔羊育肥基地5处。总投资1500万元,计划年育肥羔羊2.5万只,出栏羔羊5万只。三是建设天峻野血牦牛提纯复壮基地。以合作社提纯复壮为主、单户提纯复壮为辅的形式,在木里镇、龙门乡、舟群乡和苏里乡分别提纯复壮,已从大通种牛场引进野血牦牛110头,计划年内提纯复壮4000头。四是建设现代化畜产品加工基地。投资2300万元,以政企合资形式在新源镇建立集牛羊屠宰、加工、冷冻、配送等为一体的青海湖源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开始试产运营。
二、积极培育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制定出台了《天峻县优良种畜购置补贴办法》、《天峻县牲畜出栏奖补办法》、《天峻县草原使用权流转办法》和《天峻县扶持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奖补办法》,通过加强贷款贴息、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等扶持措施,发展壮大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群众兴办经济实体,积极开展小包装酥油、牛奶、酸奶等小型畜产品加工,进一步提升全县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目前,全县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5个,会员人数3355人。同时,在全县选择23个牧业社(包括新源镇所有牧业社,在江河镇、快尔玛乡、织合玛乡各选择2个牧业社,在木里镇、龙门乡、生格乡、舟群乡、阳康乡、苏里乡各选择1个牧业社,其中11个牧业社是省上确定的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村、其余12个牧业社是县政府确定的生态畜牧业试点村)推广“梅陇模式”,今年重点实施快尔玛乡纳尔宗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其它各试点村也陆续开展草场流转、牲畜筛选、畜棚建设、养殖人员选配等工作,引导牧民合理流转草场,加快实现“龙头企业+基地+现代养殖标准化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模式转变。
三、着力提升畜牧产业科技含量。积极鼓励各类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开展联合协作,目前县政府已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省畜牧总站三家省级科研单位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加快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新机制,努力培育多元化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畜牧业科技培训工程,采取在县城集中培训的形式,加快推广实用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牧民群众科技素质,目前共落实培训资金20万元,培训各类畜牧业养殖技术员100人、疫病防治员100人、生态畜牧业100人、疫病防治员70人、蔬菜栽技术培员30人。
四、加快建立工业反哺牧业机制。一是继续做好木里、龙门两乡镇牧民入股参与煤炭资源开发工作,今年上半年入股牧民实现分红250万元。二是以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为契机,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有效缓解了畜牧业生产中贷款难问题,目前共发放信用贷款22万元、牧户贷款13435万元。三是成立天峻县牧区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并与青海江仓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四家煤炭开发企业签订《天峻县建立牧区可持续发展资金协议》,每家企业按每吨原煤捐7元的标准筹资设立牧民可持续发展基金,主要用于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牧业产业化经营和教育卫生事业,目前已落实资金4215.1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