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10/11 11:24: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海晏县哈勒景乡坚持“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原则,重视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形成了一批以发展半细毛羊、羔羊、牛羊育肥、牦牛养殖等主导产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为全乡畜牧业经济发展和新牧区建设注入了新的经营机制,增添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哈勒景乡针对农牧户分散经营面临巨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实际,2000年,永丰村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基地、基地带牧户”的运作模式,率先成立了永丰牧业协会。并因势利导,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了合作社发展。截至目前,该乡已经成立专业合作社6家,拥有成员121余户,农牧民成员占全乡农牧户数的32%。通过典型引路,坚持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全乡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带动各村畜牧业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高效型转变、由靠天型向建设型转变、由松散型向集约型转变。
该乡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当地畜牧业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升农业市场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和特色农业,实现全乡畜牧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全面推进,率先成立起来的合作社从绵羊育种基地建设和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入手,先后投入44万元,修建了11个人工授精配种站,先后引进野血耗牛种公牛45头,各类半细毛羊500多只,藏系种公羔1200只,永丰综合服务站每年完成半细毛羊改良人工授精近3200只以上。并通过算账对比、为绵改户无偿提供种畜等方式,想法设法提高群众积极性。
哈勒景乡各村合作社的发展,使部分草场少、牲畜少的农牧民群众,通过入合作社后,实现了畜牧业集约经营,提高了草场利用率和劳动效率。合作社通过草场、牲畜合理配置,始终把结构调整作为畜牧业增效的主线,按照“一高带三高”的思路,形成了“一村一品”合理结构,又为合作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群众入社后,草场通过租赁得到租赁费,成员又到合作社上班“挣工资”,还将牲畜委托给合作社经营,自己外出打工,即解决了剩余劳力的就业,群众又能有稳定和持续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