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10/29 14:47:00 来源:天山网 阅读数:
塔城裕民县吉也克乡哈拉赛牧业新村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的牧业村,去冬今春连续自然灾害使该村81户房屋、棚圈倒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是全县受灾最严重的村(队)之一。然而,10月27日,当“穿越天山——新疆新十年”采访团来到这里时,看到的却是一个崭新的村庄。
哈拉赛牧业新村是*牧业定居示范工程,于1996年开始规划建设。该村灾后重建工作是辽宁省对口支援塔城地区的试点项目之一。
据裕民县吉也克乡党委书记周辉介绍,该村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开洪水道,实施整村搬迁,新址占地面积323亩,新建住房81栋,每户宅基地2.52亩,住房面积82平方米,所有住房室内统一设有厨房、浴室、卫生间,并配套建设了院墙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新建棚圈、青贮池各81座,实行人畜分离;新建1103平方米的村委会办公室、卫生室、“双语”幼儿园、展厅等,修建中心小广场,建设供排水、集中供热等设施,实施村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步伐,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目前,工程土建部分已通过竣工验收,供电、供水供暖设施全部完工,70户牧民已搬入新居。
据悉,去冬今春,由于气候异常,极端天气过程频繁,裕民县连续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多种自然灾害交织,共造成全县3980户17414人受灾,2876户10066间房屋倒塌或成为危房,基础设施损毁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2亿元。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县委、政府将灾后重建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灾后重建工作以辽宁省对口援建为契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做到与辽宁省对口援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抗震安居工程、援弱工程与扶贫开发、牧民定居工程“五结合”。按照“辽宁省支援一部分,财政补助一部分,群众自筹一部分”的原则,积极筹措重建资金。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灾后房屋重建户2876户,现已全部完工,目前正陆续入住。
牧民的定居,塔城在全疆做的是最好的,对于最初的想法,塔城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马宁·再尼勒坦诚地告诉记者,塔城牧民定居工程开始于2005年,地委和行署全面调研,发现制约农牧民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定居问题。解决畜牧业发展的问题可以说解决了一切的问题。于是塔城地委和行署决定用五年时间,开展以牧民定居为核心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年的活动,连续五年,今年是最后一年。集中财力,争取项目,实现定居,制定优惠政策,例如,定居的住宅地完全免费;无偿的划拨草料基地;地区和各县市地方财政拿出资金帮助农民,盖住房;所有的基础设施:道路、电、水等都要列入项目中,利用国家的项目资金来实现;学校、医院等设施也要用国家的项目来建设。
经过五年的努力,牧民定居已经达到预期的目的,现在要做一些补充和改善。“所以我们加快了牧民定居的步伐。定居以后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首先解决了一年四季游牧生活的艰难的生产方式;第二,解决了生活方式的问题;第三,解决了孩子上学看病的问题;第四,解决了增加人均收入、脱贫致富的问题(原来1000多元,现在4000多元);同时解决了城里劳动力的问题,原来都是山里放牧,现在定居后,可以到城里就业。牲畜定居,基础设施好了,就业问题解决了。最后是解决了增加收入的问题。现在老百姓都非常的高兴,他们高兴,我们就更高兴。”马宁·再尼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