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11/10 14:51: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近年来,乌拉盖畜牧业作为推动全管理区农村经济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来抓,采取一系列惠农强牧扶持政策,加快推进畜牧业的发展步伐,畜牧业发展呈现出五个亮点。
亮点一:牧户科学养畜的意识明显提高。近几年,管理区宣传引导及在各类政策和措施的扶持下,牧户科学养畜的的意识明显提高。草原建设面积进一步扩大,草原保护措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阶段性禁牧的牧户明显增加。实行季节性休牧户达到100%,轮牧的牧户达到了80%以上,暖季50%以上的牧户在外地租赁草场走场放牧,草场围栏面积达到520余万亩,签定草畜平衡户达到100%,超载户下降到3%左右。在管理区“减羊、增牛”畜种结构调整,降低草原压力,优势家畜牛的比例已大幅增加,马和山羊的比例快速下降。
亮点二:牧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管理区牧户人均居住面积为19㎡,85%的牧户住上了砖瓦结构平房。在住房面积增加的同时,许多牧户对住房进行了装修,安装了供暖设施,使住房更加卫生舒适,牧户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耐用消费品逐渐增加,消费档次明显提高。据调查,90%牧户拥有彩色电视机、影碟机,通低压常电的户90%以上拥有电冰箱、洗衣机,给管理区农牧户带来了浓厚的现代化生活气息,这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交通通讯条件的不断改善,交通通讯工具为农牧民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管理区牧户电话、手机普及率已达到95%以上,摩托车每户最少一台,小型家用车普及率已达到45%以上。
亮点三:牧户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管理区畜牧业基础设施棚舍、饲草料基地、机械、水原井为主的基础设水平已达到全盟前列。100%的牧户牲畜过冬棚舍和饮水问题有了保证,目前管理区牧户每过冬羊单位拥有棚舍面积为0.65平方米,其中砖瓦结构棚圈面积每过冬羊单位达到了0.34平方米。平均每户拥有1口机电井和1口压水井(或大口井),随着牲畜头数的逐渐压缩,畜均棚舍拥有面积提高,防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95%的农牧户已具备配套的大楼草机械和动力机械。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51770余千瓦,农牧业机械总值7585余万元,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快速推进,小麦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同时,捆草机和大型拖拉机数量也不同程度增加。
亮点四:肉牛产业迅速发展。首先,管理区养牛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管理区养牛户共有562户,同三年前增加了近34户,牧业年度牛达到 3.46万头。乌拉盖管理区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实行黄牛改良,尤其从2005年以来,把黄牛改良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坚持采取优质西门塔尔牛的冷配繁育和引进扩繁两个关键措施,加快牛的品种改良速度,6年内累计完成黄牛冷配5.2万头,牛群良改化比重从2005年的96.9%提高到2010 年的99%。另外,今年引进纯种西门塔尔牛227头,填补管理区纯种西门塔尔牛的空白。同时进行纯种扩繁,使用进口德国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冷配 150头。第三,乌拉盖地处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过度带,可利用草场面积637.85万亩,是锡林郭勒草原质量最好的部分。其中有大面积河漫滩、平原、低山、丘间宽谷等适合养牛的地带。
亮点五:牧户饲草料储备量比较充足。管理区草原植被盖度、高度、产草量等指标居全自治区前列。年平均打储草总量一亿公斤左右。耕地面积达40万亩其中:人工草料基地面积8万亩左右,年产优质人工草料4000万公斤以上,每年向管理区外出售商品草2000万公斤以上。并今年扶持建设储草库,保证 “欠年缺草”现象。据调查,管理区牧民每年过冬牲畜平均储备青干草270公斤/羊单位、精饲料10公斤/羊单位。按春季休牧全天舍饲期间每个羊单位日消耗饲草2公斤、精饲料0.15公斤,冬春半舍饲期间每个羊单位日消耗饲草1.5公斤计算,明年的饲草料储备量可满足25天休牧期间的全天舍饲所需饲草料的基础上,还能够满足149天的半舍饲所需的饲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