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11/17 15:04:00 来源: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 阅读数:
近年来,太旗立足旗域资源优势和新农村建设实际,以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优化农牧民生活环境为目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着力推动畜牧业向大规模、高效益的现代畜牧产业迈进。
一是建设标准化小区,提高规模养殖水平。依托昌原、乌日尼勒、蒙牛、伊利等乳肉龙头企业,构建“龙头+小区+基地”模式,加快奶牛和西门塔尔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扶持发展以适度规模为主的畜禽规模养殖,引导农户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圈舍,全面推行健康养殖,着力提高畜禽产品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截至目前,新建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场)6个、肉牛养殖基地10处、生猪标准化养殖场2处、标准化兔舍3000平方米,全旗奶牛、优质肉牛、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所累计达到37处。
二是培育养殖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引导以农民为主体的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组建“参与广泛、自愿联合、平等互利、管理民主”的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合作社建立市场风险调节金,培育养殖户的市场力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目前,全旗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04家,其中养殖合作社170家(奶牛养殖合作社52家、肉牛养殖合作社84家、小三养养殖合作社34家),占总数的56%,注册资金达1.48亿元,覆盖农牧户1491户,带动农牧民5850人。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节本增效能力。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种养结合,适度规模”的要求,合理布局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对畜禽养殖场(小区)粪污实施“干稀分离、雨污分流、节水养殖、还田利用”,推进“畜—沼—农”立体生态发展模式,通过循环利用,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绿色农产品。自2003年开始实施沼气建设项目以来,已累计投资4715万元,建设户用沼气池8370个,建成养殖小区联户工程5处、250户,村级沼气服务网点22处,开工建设大型沼气1处。项目覆盖6个苏木乡镇、70个嘎查村,可使农牧户年增收节支2595余万元、户均增收节支3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