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12/31 10:25:00 来源:白城日报 阅读数: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市都把发展奶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来抓,普遍采取政策引导扶持、培植典型带动、完善管理服务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奶业持续发展。奶业不仅成为我市畜牧业的支柱产业,而且已经成为整个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朝阳和支柱产业。
(一)奶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奶业迅猛发展,截止2010年末,全市奶牛发展到14万头,牛奶产量27万吨,实现鲜奶收入9亿多元,奶农户均增收近万元。
(二)规模饲养水平逐年提高。目前,全市已建成奶牛饲养园区72个,养殖小区普遍实行了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疫消毒,统一供精配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挤奶销售的运行模式。
(三)奶站建设起点高、机械化榨奶全面普及。全市各地在发展奶业经济之初就把建设机械化奶站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财政补贴和投资者自筹,现已建成运营机械化奶站195个,其中运营154个,全面推行 “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生鲜乳准运证明”和“生鲜乳交接单”的“两证一单”制度,使奶站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四)鲜奶价格上扬,养殖效益不明显。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散养户在不计人工情况下饲养一头产奶奶牛年收入4000元以上;其中牧场饲养一头产奶奶牛年收入达5000元。
(五)鲜奶销售全部实现合同约定。全市日产鲜奶400多吨,全部与蒙牛、飞鹤、伊利和广泽签订了销售合同。
(六)奶办、奶业协会组织作用突出。各地相继成立了奶业生产办公室和奶牛协会,现发展会员8500人。协会组织本着“协调、服务、维权、自律”的办会宗旨,在为养牛户提供配种、防疫治病、科学养殖等技术指导和服务管理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了广大奶农的普遍认同。
二、主要措施
近年来,我市把奶牛产业作为农村经济优势产业来发展,先后规划建设了科尔沁精品牧业发展区、洮南市机关干部奶牛园区、大安市亿龙奶牛养殖场等一大批养殖园区,大力实施奶牛富民工程,调动了干部群众发展奶牛产业的积极性,使全市奶牛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是政策扶持,鼓励农民发展奶牛饲养业。为进一步加快奶业发展,市委将奶牛产业作为13项重点产业之一,成立了奶业领导小组。为推动奶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全市奶业会议,还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股份合作牧业经济的决定》和《进一步加快奶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这些产业政策分别在发展资金、用地、建筑材料、用电、交通运输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支持,保障了奶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镇赉制定下发了《镇赉县关于发展奶牛产业生产若干优惠政策》,明确提出“重奖、多补、给足”,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养殖热情。
二是示范带动,推进奶牛产业农民依靠奶业致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投身到奶牛饲养业中。为广大农牧民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奶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由于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带头发展奶业生产,特别是奶牛养殖效益显著,从而示范带动了广大农牧民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饲养奶牛的积极性,形成了依靠奶业发家致富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强化服务,为奶牛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各级牧业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到奶牛饲养园区,为奶牛饲养提供全程技术服务。洮南市、镇赉县分别成立了奶牛“120”服务中心,为奶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今年国家对我市奶牛实施冻精补贴,共补贴我市奶牛冻精93000剂,经省政府统一招投标后,由北京奶牛中心负责供应。
四是完善协会,全面强化协调沟通作用。在奶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矛盾与问题,急需在政府、企业和奶农之间有个什么样的组织来沟通和协调。借鉴外地经验,市及各地相继成立了奶业协会。实践证明,奶业协会的成立,解决了很多政府与企业不宜出面解决的问题,帮助广大奶农做了大量维权工作。
五是加强行业监管,确保鲜奶质量安全。对全市运营的154个奶站进行登记造册,对其建设地点、养殖规模、上站挤奶牛数量、日产奶量、冷链设施、饲料来源、免疫档案、奶站管理和经营者身体健康状况及联系方式等进行登记,对于不达标的奶站限期责令整改。
三、存在问题
我市奶业发展迅猛,与周边地区比,整体水平较高。但由于从小规模大群体起步,加之运行时间较短,抗击风险能力还很弱,在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市场波动中,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
一是奶业生产投入不足问题。奶业是一个高投入、高效益的产业。从调研情况看,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我市奶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以洮北区青山镇为例,2003年以来,通过股份牧业放过一笔奶牛专项贷款,但由于自有资金不足,导致奶业增长速度放缓。为了确保我市奶业持续健康发展,要落实好国家和省的相关政策,千方百计筹措发展资金,破解投入不足难题。
二是奶牛养殖粗放经营问题。发展规模养殖是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产品产量与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目前,全市园区奶牛饲养量仅占33%,而散养奶牛占到了67%。对于散养奶牛来说,监管难度大,存在不利于技术推广、良种繁育、疫病防控、标准化生产监控、抗风险能力低、保证不了奶质等弊端。
三是乳品加工链条脆弱问题。从目前情况看,我市域内飞鹤、龙丹两个企业,阿宝公司日加工鲜奶1-2吨,而全市日产原奶400多吨,只有少数散养户产品供应市民外,90%销往域外。基地在内,龙头在外,地方政府对龙头企业缺少监控手段,在这次危机中暴露出产业链条脆弱问题。可见,保证全市奶业稳步健康发展,有自己的龙头企业至关重要。要促进飞鹤达产,加快龙丹乳业建设,争取早日投产、达产。
四是养殖户惜投现象严重。一些养殖园区和奶农缺乏科学饲养意识和科学管理技术,管理粗放。有的奶农饲喂奶牛以黄玉米秸为主,饲料结构不合理,缺乏奶牛产奶必需的营养投入。据统计,我市奶牛饲养中全年饲喂青贮或苜蓿的养殖户不足10%,致使奶牛的优良生产性能无法表现出来,产奶量低下,效益低。最适于我市优质奶牛扩繁的性控技术、TMR全混日粮配套技术没能得到全面普及和应用。
四、解决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一要开展奶牛保险业务,减少小规模饲养户的产业风险。由于奶牛生产周期长,饲养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建议国家保险机构,开展奶牛政策性保险业务,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要加强奶牛饲养技术培训,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要深入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针对养殖中遇到的问题,为农户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和科学饲养方法,逐步改变粗放的饲养方式,提高奶户的饲养管理技术水平。
三要规范奶业行业竞争秩序,避免打价格战。乳品企业要规范促销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杜绝争抢奶源、限量收奶、压级压价、拖欠奶资等恶性竞争行为,切实维护奶农利益。乳品加工企业要避免在低端市场一味地打价格战,而要开发更多的高端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
四要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单产是解决奶农效益低的根本途径。发展奶牛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奶牛由分散饲养向集中规模饲养转变。改善养殖方式,坚持成本与营养价值平衡,注重饲料的营养搭配,实施标准化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