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海南畜牧业“绿色”崛起,无疫区率先通过验收

海南畜牧业“绿色”崛起,无疫区率先通过验收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1/5 9:28: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未来5年,海南文昌鸡将出口新加坡4000万只,总金额达到16亿元。这是13届冬交会上签的*订单。文昌鸡以其生态健康养殖而飞出国门,大规模供应新加坡。这不仅是海南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突破,也是过去5年海南畜牧业“绿色”崛起的一个缩影。

养殖产业化推动畜禽大量出岛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海南全省生猪年出岛量达到173万头,平均每天有4800多头生猪销往深圳、香港、澳门等地。

    而在5年前,海南生猪自给还有缺口,靠从岛外调进才能平衡市场供需。直到2004年全省还调进生猪2万头。生猪依赖岛外供应直到 2005年才得以结束。此后,生猪出岛一路上涨:2006年40万头,2007年76万头,2008年120万头,2009年152万头,2010年达到 173万头。

    生猪出岛量不断扩大,文昌鸡也大量飞出岛外:2009年文昌鸡出岛2800万只,2010年达到3100万只。据统计,5年来文昌鸡累计出岛1.1亿只。此外,东山羊、嘉积鸭也开始进入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大酒店。

    海南省农业厅负责人说,畜禽产品大量出岛得益于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推进。过去5年,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实施能繁母猪补贴,推广畜禽良种,扶持规模饲养户,畜牧业发展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从家家户户分散养殖转向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养殖。

    目前,全省有年出栏生猪2000头、禽5万只以上的养殖专业村300多个;年出栏生猪5000头、禽10万只以上的畜禽养殖小区 260个;年出栏生猪50头、禽2000只以上规模的养殖户达1.3万户。作为养殖规模化代表的万头以上规模猪场,2005年全省不足50个,而到 2010年底,全省已经达152个。

海南无疫区建设率先通过国家验收

    畜牧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畜禽产品大量出岛出口,与无疫区建设卓有成效是分不开的。

    过去5年,海南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无疫区建设步伐,按照国际标准,构建全省兽医工作、动物防疫、动物防疫监督、动物疫情监测、动物防疫屏障和法律法规等六大体系,建立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免疫抗体效果考核、疫情监测和报告、外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引入备案报检等四大工作机制。

    为控制、扑灭和净化动物疫病,海南创新“五保”措施,即“市县保投入、部门保质量、乡镇保密度、村委会保到户、监督保效果”,每年春秋两季对畜禽实施口蹄疫、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狂犬病等6种重大规定动物疫病强制免疫。

    海南还利用四面环海的自然屏障,布下天罗地网阻断动物疫病从岛外传入。在海口秀英港、美兰国际机场、粤海铁路火车站、洋浦港口等口岸建立9个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在海口建立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厂;在海口和三亚建立动物检疫隔离观察场。

    2007年部分地方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养殖业受到打击,生猪供应紧张。由于海南没有发生疫情,生猪不但能满足岛内供应,而且出岛量猛增,当年出岛72万头。

    2009年11月25日,农业部评估验收专家组宣布:海南无疫区建设通过国家现场验收。这不仅标志着海南畜产品更安全、更可靠,而且为中国畜牧业发展树起一个里程碑。

    海南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说,无疫区建设,为海南畜牧业发展撑起一张巨大保护伞。无疫区招牌,将成为海南畜禽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海南文昌鸡能飞往新加坡,就是得益于无疫区的生态养殖环境。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cxj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