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1/13 9:57:00 来源:长兴新闻网 阅读数:
夹浦镇红旗村是一个典型的平原渔米乡村,其中素有“浙北白洋淀”之称的盛家漾养殖基地更是养育了几代人,如今红旗村把渔业开发和改善水生态环境放到同等位置,促进可持续发展。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富民强村找路子,依拓资源强实力,“靠水吃水”发展生态渔业,使得环境优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相得益彰。
现在正值捕鱼期,红旗村水产自然村占地1000多亩的盛家漾养殖基地里,鲫鱼、花鲢、白鲢、鲈鱼喜获丰收,大伙儿在这段日子里忙着捕鱼。
夹浦镇红旗村水产专业养殖合作社成员杨胜秋告诉记者:“这一季捕下来有三千担鱼,销路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这里水质好,鱼在市场上的销路肯定是好的。”
基地负责人很自豪地告诉我们,盛家漾地属太湖水系,发展的是天然湖泊生态养殖。前些年政府实施包漾河水源保护,于是取缔了盛家漾围网养殖,实行全天然生态养殖,同时规定1-10月份为休渔期,10-12月才可以开捕。“我们上半年是不捕鱼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水质等方面。”杨胜秋说。
太湖蓝藻爆发时,在红旗村水产自然村水域面积多处建闸、拦坝,水质得到提升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红旗村的养殖产量和效益,使原本落后的水产村又增加了困难。前两年,村两委会针对实际情况,成功改革养殖承包办法,用三个三分之一的办法解决捕养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即三分之一常年在家的劳动力承包水面养殖,三分之一渔民参加镇成立的水面清洁队,三分之一劳动力另谋出路,在湖边开渔家乐饭店,或者进厂打工,外出经营,多渠道探索发展之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村民收入。
夹浦镇红旗村村委委员张启龙告诉记者:“能够把包漾湖的水质净化,环境整治起到一定的作用,今后我们还会进一步转移村里劳动力,加快土地流转力度,提高农民种养殖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