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致富经 >  陈家平养鸡:放点音乐土鸡听

陈家平养鸡:放点音乐土鸡听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1/20 10:45:00 来源:中国养殖网 阅读数:

  时间:1月17日

  地点:黔江舟白街道舟白村

  陈家平扛着50斤包谷刚进鸡园,漫山遍野的鸡立刻向他冲了过去。“它们都知道,我是来送食儿的。”这一刻的陈家平,显得特别幸福。

  陈家平养鸡已经一年了。这个开了15年客车、土生土长的黔江男人,尝到了养鸡的甜头。“要不是政府‘两翼’增收政策好,我也不会改行。”经过陈家平夫妻俩细心经营,两口子去年就收回成本,并带动109户农民每户增收2000多元。

  将给鸡戴“眼镜”防争斗

  陈家平的养鸡场在舟白村,400亩地山坡上,养了4000只土鸡。记者到达养鸡场时,陈家平夫妻正给鸡喂食。喂完食后,陈家平笑着对记者说:“你先忙着,我去放音乐。”很快整个鸡场响起了流行歌曲。“它们吃饱了会打架。”陈家平向记者解释,这些鸡平时都散在山坡上,只有喂食才聚在一起,吃饱后有了精神就打架。放歌是给它们放松,效果很不错。

  喜欢钻研的陈家平从电视上还学会了一招:给鸡戴“眼镜”给鸡的正前方贴两个“小块块”。陈家平介绍说,这样做是为了遮挡鸡正前方的视线。“戴上眼镜的鸡只能通过两侧看,会感觉同伴离它很远,不会跟自己争食,也不再打架,效果很好。”陈家平告诉记者,这项技术的引进还在洽谈。

  租地每亩补助250元

  以前当客运司机的陈家平为何想到了养鸡?陈家平告诉记者,去年初,他从朋友口中得知,农民养鸡还能得到政府扶持,他动了心。去年1月陈家平辞了职,经过一个月筹备,如今的养鸡场诞生了。

  “当时没有技术,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陈家平说,幸亏在创建初,得到政府的支持,在实践中传教养鸡经验。不仅得到技术帮助,陈家平还享受到资金扶持。他说,租用的土地,政府每亩补助250元,其中还负责提供养殖场的围栏、消毒药品。

  “原来这里没得路。”陈家平说,为给农户养殖提供方便,街道还投入4万元,专门修了一条路上山。

  好政策加上精心养殖,陈家平夫妇去年大丰收。陈家平说,去年共卖掉近万只土鸡,不仅收回投入的8万元成本,还有10万的利润。“以前每月工资2000元,如今翻了五倍,想都不敢想。”

  栽果树发展循环农业

  作为舟白街道养殖大户,陈家平带领了109户农户养鸡。对此,他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由陈家平负责给农户们提供鸡苗。去年一年,109户农户养的鸡销售一空,利润达到20万元。

  养殖的同时,陈家平还栽起了果树,这是舟白街道给他想出的招。舟白街道的陈贵国说,整个舟白街道有3300户农户,其中2000多户都在养鸡。“鸡粪是很好的肥料。”陈贵国说,为带动农户万元增收,从去年8月起,街道万元办开始指导农户种果树,实现循环农业。养鸡场内,陈家平种植了2000棵李树、1000棵桔树。今年,卖掉这些水果,将为陈家平增收3万元。

  陈家平说,他从没想过,一年时间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我算是尝到万元增收的甜头了。”陈家平笑着说,是政府的扶持让他脱离了贫困。对此,陈家平有了自己的打算:“今年我还将带领500农户养鸡。”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zmm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