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1/20 14:09: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十一五"期间,我州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和调整畜牧产业结构,转变畜牧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了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五大标志性成就。
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扶持政策基本确立。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国家出台和强化了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对畜牧业生产的政策性扶持资金逐年加大。2010年,中央对我州畜牧业生产的政策扶持性投入资金达 5077万元,比"十五"末增长4倍。
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型迈出新步伐。畜牧业生产以散养为主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转变。2010年,全州共有年出栏肉猪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477户,比"十五"末增长367.65%;存栏蛋鸡20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户)285户,同比增长135.54%;年出栏2000只以上肉鸡养殖场(户)367户,同比增长123.78%;年存栏15头以上肉牛养殖场(户)368户,同比增长48.4%;年存栏肉羊50只以上养殖场(户) 1185户,同比增长81.5%。红河邦格牧业有限公司等4个规模养殖场获国家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称号。奶牛生产从手工挤奶为主到以机械挤奶为主的重大转变。蛋鸡和肉鸡养殖基本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畜禽规模化养殖占整个畜禽养殖中比例由"十五"末的4%提高到12%。
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畜产品供给能力实现了历史性飞跃。2010年,我州畜牧业生产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生产水平和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预计全州生猪存栏395.5万头,比"十五"末增长61.59%;肉猪出栏571万头,同比增长136.93%;牛存栏98.5万头,同比增长 18.42%;奶类产量3万吨,同比增长102.7%;肉牛出栏22.1万头,同比增长63.7%;羊存栏51.5万只,同比增长15.44%;肉羊出栏 31.5万只,同比增长63.38 %;肉类总产量55.9万吨,同比增长128.72%;畜牧业产值实现72亿元,同比增长152.72%,占农业总产值的41.8%;农民户均出售畜产品的现金收入8906元,同比增加1420元,占家庭总收入的53.24%。畜禽及其产品外销收入20.52亿元,实现了畜禽产品从靠州外调入到向州外调出的历史性飞跃。
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州、县两级政府成立防控了机构,制定出台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逐步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实现了动物疫病防控从被动到主动的变化。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控,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坚持把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病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作为主题,致力于控制、扑灭对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危害严重的重大动物疫病。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实现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单一环节到全程监管的变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监管力量明显充实,保障手段显著强化。通过强化畜牧业投入品源头整治、生产环节监管、屠宰加工环节的监管、畜产品市场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建设等一系列监管措施,保证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