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2/9 10:23:00 来源:汝州广电信息网 阅读数:
1月29日上午,在汝州市杨楼镇君得养殖场,场长李虎山看着自家100多头正在低头用料的膘肥体壮的肉牛颇感自豪地说:“俺家的养牛场今年4月份投产,截至目前,已卖出1000多头肉牛,不用出家门,郑州、洛阳等地的客户就主动上门来联系,生意好着哩!”
据李虎山介绍,他的养牛场实行从架子牛购买、育肥到宰杀销售一条龙,减少了中间环节,效益很好,初步估算一年可创净利润60多万元。
汝州市畜牧局局长康永利扳着指头告诉笔者,像这样规模的养牛场今年汝州市新建12家。截至目前,该市的肉牛规模养殖场户已达到350多家,年出栏达9.8万余头,实现销售收入7.84亿元、利润4410万元,发展势头非常好,用“牛业兴旺”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调整结构,改良品种。汝州市养牛业自上世纪70年代末就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先后引进夏洛莱、西门塔尔、利木赞等世界著名肉牛冻精品种,对本地牛进行了人工杂交改良,逐步完成了牛群品种结构由役用型向肉用型转变。1993年至1996年,该市又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市)、“肉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试验区。在以后几年里受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肉牛养殖数量出现下降态势。近年来,汝州市充分利用当地饲草资源优势,鼓励发展规模养殖,养牛业逐步走出低谷,已成为畜牧业的主要支柱产业。
政策支持,资金奖励。为加快养牛业发展,汝州市专门制定《汝州市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和奖励办法,在稳定生猪和蛋鸡生产的同时,加快肉牛生产,对年出栏1000头以上肉牛的养殖场奖励10万元,而且保证奖励政策兑现,使全市养牛积极性空前高涨。
科技投入,义务培训。在加快肉牛产业发展进程中,该市始终以科技作支撑,把科技作为关键环节来抓。今年以来他们先后通过“阳光工程”培训、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重点加强肉牛快速育肥养殖技术、饲料青贮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农民1.2万人次,大大提高了农民养牛技术水平。
健全体系,深化服务。近年来,该市重点加强了45个肉牛人工授精站点建设工作,现有肉牛人工授精改良员56人。该市畜牧局分别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使全市牛改良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受配率、受胎率逐年提高。2010年,该市45个改良站点累计冻配4万头,冻配头数比上年增长13.8%。
合理布局,重点示范。该市结合养牛业现状,重点在南北丘陵山区发展养牛业生产,引导农民饲养架子牛,肉牛养殖大户集中育肥。随着市场对牛肉需求的不断加大,牛肉价格持续上涨,农民养牛积极性很高。畜牧部门结合当前养牛形势,向农民做好信息预测发布工作,使全市养牛业发展势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