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海口绿色生态循环畜牧业崛起 成为产业“龙头”

海口绿色生态循环畜牧业崛起 成为产业“龙头”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2/18 14:54:00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阅读数:

      在“十一五”的砺炼中,海口市畜牧业不仅实现了生猪进岛—自给—出岛—出口的三级跳跃,从单纯的畜禽养殖发展为全省最具良种繁育、商品生产、产品加工等产业化水平的“龙头老大”,将环境掠夺型畜牧业发展成了具有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赢的绿色生态循环畜牧业。
  
    打造“绿色”与“特色”品牌
  
    在2010年底的海交会上,海口市得到了全省*的一笔订单——5年出口新加坡4000万羽熟食文昌鸡,订单金额高达16亿元。很难想象,在5年前,海口市还是一个生猪、活鸡零出口的地区。
  
    “打造‘绿色’和‘特色’两张品牌,无疑是海口畜牧出岛出口的通行证。”正如海口市农业局负责人所言,“十一五”期间,海口市大力推动招商引资、良种繁育、防疫投入机制等政策上的扶持,以及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建立和完善了市、镇、村(基地)三级防疫网以及五大防控体系,规模养殖场实现了养殖技术标准化、设施自动化、防疫检测、闭路监控五大系统的标准化。
  
    2009年,海口无疫区项目建设顺利通过农业部验收,为该市的畜牧业发展树起了*的金字招牌。目前,全市有大型良种繁育场31个,规模养殖场1326个。畜牧品种也从生猪、文昌鸡扩大到永东黑山羊、龙福肉鸽、东平肉鹅等特色畜禽。
  
    独创农村养殖小区
  
    2月12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海口市美兰区锦丰村的群绿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义群告诉记者,目前该养殖小区的生猪存栏量为4500头,出栏量达9880头。“猪肉价一直在涨,养猪让农民增收很快。”
  
    2006年,海口市以农民合作社的形式创办了我省第一批农村养殖小区,一下子扭转了该市“十一五”之前畜禽散养收入少、规模小的尴尬局面。据了解,当时,海口市红旗镇本立村和芬保村2个年出栏5000头的农村标准化养殖小区,首批出栏就创下了每头生猪实现160元利润的佳绩。
  
    随后,海口市的合作社式养殖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形成了大、中、小型养殖场区齐驱并进、相互补充的格局——不仅拥有罗牛山、师霖等大批上规模的龙头公司,还有振平生猪、永基和牛等61家养殖小区及潜力品牌。它们以年增加出栏量28万头、310万羽的贡献,助推着海口市的畜牧业发展。
  
    从过去的农村家庭散养到如今的合作社专业种养,海口市畜禽业在“十一五”进程中形成了“龙头企业+农民+标准化”的一条龙模式,不仅激发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也做大做强了该市的畜禽养殖产业。
  
    建设生态循环农业
  
    “养猪不仅能赚大钱,还能帮农民省钱!”日前,在海口市美兰区锦堂猪—沼—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小区,海口市农业局一位相关负责人王强指着那一眼眼沼气井,高兴地对记者说。
  
    畜牧业+沼气业这一开创性理念,是海口市有效解决发展与污染矛盾的绝招。养殖粪水流入沼气池,经发酵后形成沼气供村民点灯做饭,池中的沼液、沼渣为种植业提供上等肥料,而粮食等作物可为畜牧业提供饲料,作物秸秆是沼池制气的原料。这就是生态畜牧业闭合循环圈。
  
    2006年,海口市率先示范,2008年又获省农业厅支持,启动省、市共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项目。目前,全市共建成“一池三改”沼气池1.7万户,大中型、联户型沼气155处,受益农民达8万人;年净化养殖废弃物和年产优质肥各300多万吨,年产相当于1.4万吨煤的沼气1800万立方米;建立“猪-沼-作物”生态循环农业基地近10万亩,年产生综合效益在5000万元以上。
  
    这一切不仅使“猪入圈、粪入池、气入户、肥入园、厨无烟、灯非电”成为现实,更有效解决了农村能源难、防疫难、治污难、增收难、林木保护难等“六难”问题。
  
    采访中,记者从锦堂村了解到,该村70多户农民,每户每年可省燃气和照明费用上千元。
  
    据悉,“十二五”期间,海口市将继续做强生猪、文昌鸡等优势产业,扩大发展海南和牛、黑山羊等特色畜禽业,省、市合作框架协议计划三年内再扶持发展生态养殖小区30个,海南和牛示范基地50个。另外,又将启动建设年屠宰加工生猪240万头,年产冷鲜白条肉16万吨,熟食制品5000吨的生猪屠宰深加工项目及4万吨出口标准冷链物流中心项目。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zmm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