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枣阳市2011年一季度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

枣阳市2011年一季度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3/4 13:46: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2011年,枣阳市紧紧围绕“三农”工作抓服务,以科技为支撑,努力提升畜牧业市场竞争力,今年前3个月,畜禽生产增长迅速,畜牧生产取得平稳发展,实现了2011年畜牧业“开门红”。

  一、 畜牧业生产发展情况

  全市畜牧生产指标稳步增长。据统计,全市第一季度猪、牛、羊、禽出栏(笼)分别达到32.4万头、3.4万头、12.6万只、1000.8万只,占全年任务的比重分别为32.4%、34%、29.3%、33.4%为全面完成全年畜牧业生产工作任务、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生产形势分析

  牛、羊、禽产品价格稳定,牛肉价格为30元/kg、羊肉价格为40元/kg、肉鸡肉价格为12元/kg、土鸡肉价格为34元/kg。猪肉价格比年初有小幅下调,目前猪肉价格为26元/kg。整体上一季度猪肉价格有,其他肉食品价格基本持平。主要原因为一是膳食结构的改变。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结构也在不断改变,牛、羊等肉制品逐渐成为餐桌的“主打菜”;二是春节过后,猪肉消费呈季节性下降,需求量减少,导致节后猪肉价格小幅回落。

  三、畜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生产形势和市场行情来看,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生猪饲养量将进一步增长,各项生产经济指标将进一步提高。虽然我市畜牧业生产正向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阻碍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1.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

  畜牧业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发展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有效地促进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有机联结。特别是作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一环,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带动作用至关重要。大型的畜产品加工企业短缺,特别是缺乏禽肉精深加工,畜禽及其产品仍然主要以初级鲜活的形式供应市场,畜产品随市场行情波动较大。

  2.畜禽养殖用地、资源紧缺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的加速转移,可用于发展畜牧业的人力和土地资源也越来越少,加上这几年我市对环境污染的日益重视,部分地区实行的禁养、限养,使得规模养殖向山区发展,所以发展畜禽养殖所涉及的土地和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问题也成了一道难题。

  3.畜牧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防疫体系建设需不断稳定与壮大

  我市畜牧业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各饲养场的卫生管理水平高低不一小部分饲养业主防疫意识淡薄排污设施不完善以及对病死畜禽的处理不当使得饲养环境存在着许多疫病风险因素制约了我市畜牧业快速发展。随着规模化养殖的蓬勃发展,急需懂技术、懂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乡、村两级动物防疫队伍网络是作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而当前乡镇兽医队伍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加之各级财政对动物疫病的普查、监测、消毒等防疫经费投入不足,影响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落实。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1、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减少畜禽养殖污染。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加强污染防治工作,禁止在地方政府划定的禁建区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无污染养殖技术和设备,推进畜牧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2、加大规模养殖的比重。随着农村散养户的逐渐减少,要从规模养殖上做文章,在规模养殖用地、贷款等方面提供方便,鼓励规模养殖的发展。

  3、继续加大优惠政策的争取力度,对养殖大户、标准化养殖、牲畜品种改良等重点予以扶持。

  4、加强防、检疫队伍,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动物防疫网络建设,强化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和完善,对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调整充实以及防疫法律、法规、政策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建立起一支业务精、技能高、责任心强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确保防疫工作的有效落实。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严格控制染疫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流通。

  5、大力培植畜牧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对化解畜牧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矛盾,缓解市场波动,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江苏雨润集团3000万只肉鸡屠宰深加工项目已落户我市,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积极向外推介我市畜牧生产的有关情况,从交通、市场、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全面分析在我市从事畜产品深加工的优势,吸引他们到枣阳考察、访问,建立基地和畜产品深加工项目,全面推动我市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cxj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