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3/15 10:36:00 来源:南宁日报 阅读数:
9日,全区水产畜牧业“万元增收”工程春季大行动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南宁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南宁市将根据自治区部署,做大做强生猪、家禽、奶牛和罗非鱼四大产业,启动实施水产畜牧业“规模生态”“万元增收”“特色养殖”三大工程,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据悉,今年,南宁市水产畜牧业重点发展生猪、家禽、奶牛和罗非鱼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实施项目对四大产业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扶持,发展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促进四大产业发展。全市将计划建设50个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保持奶牛养殖全区第一,发展特色优势水产品养殖,建设10个罗非鱼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改造3000亩低产鱼塘,带动全市健康养殖发展,确保城市供给。
南宁市在水产畜牧业“万元增收”工程实施中,采取稳定生猪、家禽主导产业,扩大水域养殖面积、扩大山地养殖面积,改品种结构、改养殖方式、改造低产池塘,做好山上和水上“两篇文章”。大力发展高效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 “万元塘”“万元庭院”等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生猪、家禽基地20个,年新增加出栏生猪5万头、家禽200万羽。在西乡塘区、青秀区、兴宁区、武鸣县、横县等县区,建设存栏奶牛2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奶牛养殖示范场或者小区10个;全市5年内发展奶牛养殖户100户,存栏奶牛5000头以上,户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在西乡塘区、青秀区、兴宁区、横县等县区,建设庭院龟鳖养殖示范场10个,养殖面积1万平方米。建设罗非鱼养殖基地10个,养殖面积5000亩;着手打造一批人均年纯收入超万元的村屯,培育一批年收入超10万元的致富示范农户和年收入超100万元的养殖能手。
在特色养殖方面,继续抓好生猪、家禽等传统产业的同时,通过调整养殖结构,大力推广果园养殖、蔗园养殖、林下养殖、网箱养殖、稻田养殖和庭院养殖等养殖方式,推广混养、套养、立体养殖等多种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渔牧业,加大名特优新品种养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