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3/24 11:26:00 来源: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阅读数:
为及时掌握生猪养殖情况,按照国家、自治区发改委的工作要求,最近对我市武川县生猪养殖展开了专项调查,在武川县发改局和有关乡镇领导的陪同下,深入该县部分农村生猪养殖户就当前生猪养殖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本次调查我们分大中养殖户(100头以上)、小型养殖场及散养户(100头一下)为调查对象,调查显示:一是仔猪成本增加,买一头仔猪需要400元左右,绝大部分农户难以承受:二是饲料成本增加,生猪饲料价格上涨。
(一)市场行情波动过大,农民不愿养猪。目前,生猪价格过多依赖市场调节是影响生产发展的最关键原因。由于单个养殖户不能掌握市场价格,农民得到的实惠相对较少,猪养的多。价格就下来了,养猪户只好大量减少养猪的头数,或干脆宰杀母猪。一旦价格涨上来了,生猪存栏又少了,没有猪卖,养猪户还是没有得到实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养猪户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五自主发展的能力。
(二)养殖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多年来,虽然在品种改良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资金投入少,品种改良规模小、范围窄,目前本地生猪品种正逐渐退化。再加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比重低,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偏低,缺乏对畜产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无产业链条,多限于自产自销,抗风险能力差。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饲养、管理、防疫、治疗水平低,挫伤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
(三)养殖标准化程度低。多数养殖户仍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难以适应市场要求。养猪业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对标准化的认识还不到位,标准化生产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
稳定生猪生产的对策,针对当前生猪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难,要促进全区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确保肉食品市场正常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须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提高母猪数量,满足仔猪需求。提高母猪饲养管理水平,保护母猪生产能力,增加仔猪的市场供应,*限度地满足我区范围内生猪补栏所需。
要推进良种猪场的建设,配置生猪良种繁育基础设施,提高良种猪供应能力。
要加快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猪疫病防控机制,强化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生猪流通检疫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病死猪及猪产品的无害化处理,严防病死猪肉流入市场,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
(二)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科技含量。畜牧部门要建立新型良种繁育体系和疫病防治检测新机制,认真做好现场技术指导,举办养殖技术辅导班,不断推广养殖业新知识、新技术和生猪疫病防控新规范。每年要对和养殖户进行实用养殖技术培训,做好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基本达到村组有技术人员、户有科学养殖明白人。
(三)成立专业协会。针对当前养猪户思想意识跟不上时代步伐,技术水平停留在传统养殖方式上的实际,采取成立养殖协会,各乡镇成立养殖分会的形式,提高养殖户之间的组织化程度。协会可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入会自由、退会自由”的原则,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内部机制。同时还可由协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章程》,动员和鼓励养殖户加入养殖协会,做到养殖户之间的互相监督、自我管理,整体应对市场风险,提高应对市场行情波动的能力,确保养猪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