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4/8 13:25:00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的工作要求,加速我市沿海都市型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4月2日天津市畜牧兽医局在静海县杨成庄乡召开“天津市科学养殖规范提升工程启动会”和“科技支撑行动启动仪式”。市畜牧兽医局局长王红军作了动员讲话,市畜牧兽医局党委书记张春廷、静海县副县长张绵生、市畜牧兽医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各区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负责同志、科技支撑行动专家组成员以及畜禽养殖场户代表等1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指出,要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科学养殖规范提升工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实施科学养殖规范提升工程是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是确保重大动物疫情稳定的基础,是贯彻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全程监管”的具体体现,也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借助科学养殖规范提升工程的实施,帮助规模养殖场完善设施、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不仅可以促进全市畜禽养殖企业产业化水平整体提高,督促养殖者切实履行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职责,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而且对我们行业管理部门提高服务、加强监管、监督管理相对人履行法律法规定的义务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要求,要抓住重点,全力推进科学养殖规范提升工程。2011年要整改完成30%以上规模畜禽饲养场,优先对种畜禽场,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奶牛饲养场,畜禽养殖小区进行整改提升。2012年,70%以上规模畜禽饲养场达到整改标准要求。2013年,全市所有的规模饲养场达到整改标准要求。最终实现农业部提出的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要求。
会议强调,工程的实施要把握好四个原则、落实好五项工作。
四个原则:一是统筹规划、分类推动。各区县要统筹研究制定三年规划和各年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根据各类饲养场具体情况,本着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统筹安排,分类推动。二是整合资源、综合实施。各区县要集合行政、执法、技术服务等各方面资源,综合运用畜牧、兽医、科技、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政策,由畜牧兽医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形成合力,综合实施。三是创新方法、形式多样。坚持因地制宜,做到监管与服务、推动与引导相结合,积极探索适合各自实际的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推动机制,利用多种形式和多种方法推动工作开展。四是坚持质量、务求实效。要着眼于高质量、高水平,依据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统一标准,扎实整改,从严把关,杜绝走过场,确保质量和实效。
五项工作:一是宣贯落实法规政策。通过法规政策培训、宣讲、新闻宣传和法定义务告知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畜牧兽医法律法规宣传,监督指导饲养场完善相关备案登记手续和生产经营证照,遵照法律法规规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二是整改饲养场动物防疫条件。这是工程的重点任务。各区县要认真对所辖区内饲养场动物防疫条件进行梳理排查,规范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登记注册和换证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风险,监督指导饲养场健全完善动物防疫条件设施,逐步符合农业部相关规定。三是规范饲养场生产经营行为。监督指导规模饲养场规范畜禽饲养、投入品使用、防疫、畜产品质量控制等生产经营行为。指导饲养场通过天津市动物卫生与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填报畜禽生产、动物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信息。四是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建立饲养场主体责任承诺制,饲养场向畜牧兽医部门和(或)动物卫生监督机制签订主体责任承诺书,承诺履行法定义务;建立部门监管责任制,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或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明确每个饲养场具体监管人员和监管职责,实施监管责任制管理;建立风险评估和分类挂牌督导机制,对饲养场的动物疫病防控与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风险评估,对饲养场按风险等级分类挂牌,实施不同级别的监管。五是实施科技支撑行动。组织科技人员,通过开展科技推广、技术培训、科技巡展、送技术进场入户和利用天津市委组织部农村基层党建平台开展网络信息技术推广等服务活动,提升饲养场科技水平继续组织开展科学规范养殖技术进场入户专项行动。
会议最后强调,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沟通协作,强化督导检查,落实奖惩措施,确保科学养殖规范提升工程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