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4/29 9:23:00 来源:太行日报 阅读数:
近年来,泽州县积极探索财政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引导、聚集、放大作用,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着力破解资金、市场和风险对畜牧业的制约,促进了该县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2010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7.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农民人均畜牧业产值达到1714元,是“十五”期末的3.5倍。
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出台了《关于建立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办法》,从2005年开始每年从县本级财力中以不低于300万元的规模安排畜牧业发展专项基金,截至目前,共下达扶持资金1578万元;设立“以奖代补”资金,兑现上级扶持奖励资金1692万元;向上争取生猪养殖大县、规模健康养殖项目、退耕还林规模养殖棚圈建设等资金290万元;成立了县金诺担保有限公司,为晋大农牧、康鑫农牧、唐营农牧等养殖加工企业担保贷款1120万元;全方位、多渠道吸引民间资金和外地资金投入畜牧业生产。两年来,全县用于畜牧业固定设施投入达到1.2亿元。
产业化的发展机制。大力发展畜牧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提升畜牧业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县已发展生猪、牛、羊养殖经济合作组织196个。大力培育畜牧大户,扶持45家规模养殖场户推行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选择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示范带动广、经济效益好的项目,积极向上级申报立项,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产业发展。
一体化的防疫机制。积极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县、乡、村动物防疫体系,将乡镇兽医站和村级防疫员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快动物防疫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落实资金、技术、物资储备,去年以来下达动物疫病防治及扑杀资金307万元,累计完成禽流感免疫1338万只(次),口蹄疫免疫牲畜414万头(只),免疫密度达到100%。强化畜牧业保险工作,通过财政补贴缴纳保险费378万元,为92165头能繁母猪投保,有效降低了养殖户的灾害风险。
社会化的保障机制。强化技术服务,组织畜牧养殖专家和畜牧科技服务队,常年深入养殖小区开展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治工作,切实解决养殖场户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加强信息发布,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完善畜牧产品生产、销售、消费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正确引导畜产品生产和流通。强化技能培训,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的实施,对防疫员、兽医等开展定向、定员、脱产培训,进一步提升素质,去年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00余期,培训技术骨干达3000人次,印刷科普资料2万余册。编印支农惠农宣传册,详细介绍畜牧扶持办法及扶持重点,补贴资金发放实行了阳光操作。此外,会同县发改、物价、科技、国土、电业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切实解决好畜牧企业在立项、用地、证照、审批、收费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了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