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5/5 16:02:00 来源:新华网 阅读数:
再过5年,普通百姓就可以在超市购买到现在仅作为高档礼品的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肉。通榆中国草原红牛,是国内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档肉牛品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了加快推进该品种的发展,通榆县规划利用5年时间,发展草原红牛5万头,年出栏7000头,全力打造中国草原红牛生产基地。
加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对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每个补贴5万元,小区建设用地,免收各种费用。发展基础母牛规模养殖,重点建设好500个存栏基础母牛5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对较大型的草原红牛育肥企业,给予通路、通电、通水和土地平整的“三通一平”政策。建立草原红牛保险制度,保费由县政府补贴30%。
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完善配套设施,保证生产用优质种公牛存栏30头以上。建立基础母牛备案管理制度,免费提供通榆红牛良种精液开展冷配。力争5年,使符合标准的基础母牛比例达到80%。规划建设43个草原红牛冷配站点,新建冷配站(点)年补贴1500元。
支持基础母牛产业发展。通榆中国红牛合作社的社员,每饲养繁育1头犊牛,政府补贴100元;犊牛留作基础母牛的,每头补贴80元。其它品种基础母牛,每产1头犊牛补贴100元。
强化品牌开发和市场开拓。推进中国草原红牛肉地理标识认证和知名商标注册,建设红牛交易市场,打造全国重要的红牛集散地。屠宰加工及附属设施企业,依照政策享受减免税期满后,10年内继续按应纳税额减征30%企业所得税。国家和省级收费项目一律按最低标准执行。县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办理证照只收取工本费。
扶持饲草饲料基地建设。对种植优质青贮饲料作物及牧草面积10公顷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政府免费修建工程围栏,每5公顷草原打1眼灌溉井,并配套灌溉设备。对饲养2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每修建1个30立方米以上的永久性青贮窖,政府补贴2000元。购买粗饲料加工机械,除享受国家政策补贴外,另外给予30%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