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甘肃张掖:三大优势欲打造西北肉牛产业第一大市

甘肃张掖:三大优势欲打造西北肉牛产业第一大市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6/13 15:38: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阅读数:

  经过多年的努力,肉牛产业已成为张掖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成长势头最好、增收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6月2日,在兰州举办的甘肃天然优质畜产品及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张掖市市长栾克军提出,要尽快把张掖打造成中国西北肉牛产业第-大市。

  三大优势“孵”出牛产业

  张掖曾经是河西粮仓,后来又是玉米制种产业大市。如今,养牛产业也在这里崛起。

  6月2日,在兰州举办的甘肃天然优质畜产品及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张掖市市长栾克军谈到张掖发展牛产业的诸多优势时说,张掖地域独特,是肉牛生长的天然疫情隔离区;张掖丰富的光热资源,非常有利于肉牛发育生长;张掖饲养环境绿色生态,牛肉品质优质安全。

  发展畜牧业饲草很关键。张掖不仅有草原3800万亩,而且自1996年开始,玉米制种面积逐年扩大,如今稳定在100万亩以上,生产秸秆300万吨以上。张掖市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成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牛每天消耗25公斤青贮秸秆,从育肥到出栏是4个月时间,消耗饲草3吨左右,目前仅张掖的制种玉米秸秆就能满足100万头牛的饲草,这在全国也是*集中的草资源。

  张掖是传统农业地区,具有较长的养牛历史,但长期以来农户养牛一直以家庭散养,服务农业为主。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张掖市引进西门达尔、

  夏洛莱等优良品种,进行了30多年不间断的黄牛冻配改良,使得西门达尔为主的基础母牛核心群建立了起来。国家肉牛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教授在张掖考察后认为:“张掖32万头西门达尔高代杂种基础母牛群,目前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单一种群”。该类群既能适应本地生长环境,又能适应农民饲养习惯,是张掖自己的优质肉牛类群。

  规模化推动牛产业快速发展

  截至2010年,张掖市肉牛饲养量达到77.3万头,比2007年增长44%;出栏19.7万头,增长70%;基础母牛32万头,增长57%。肉牛产业已

  成为该市农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增收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著名畜牧学家、中国工程院张子仪院士评价说:“张掖肉牛发展模式开创了国内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之先河。”

  张掖肉牛规模化养殖,打破了以前农民千家万户传统散养的方式,发展成为以养殖小区、专业村社、规模养殖户为主体的规模养殖形式,并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以“统一圈舍标准、统一引进良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疫病防治、统一组织销售、分户经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五统一分”管理模式,在各县区全面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新建高台博峰、甘州牧沅等一批肉牛加工企业,有效地拉动了肉牛养殖数量较快增长。目前,

  全市肉牛养殖小区发展到220个,规模养殖量占到总量的56%,为肉牛养殖规模的较快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规模化养殖的同时,张掖市把标准化建设作为肉牛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来抓,目前全市肉牛养殖标准化普及率达到55%以上。两个肉牛养殖场成为全国首批50个肉牛标准化试验示范场。

  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的背后是政府的强力推动。栾克军介绍说,为了推动肉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张掖市组织实施了“张掖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两年来直接投入7000多万元,从信贷资金、基础母牛保护、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青贮氨化窖建造等方面对肉牛产业全程进行重点扶持。同时,积极落实金融支持政策,两年为养牛大户、企业发放贷款5亿多元;实施农户小规模养殖贷款贴息、养殖小区以奖代补等扶持政策,不仅调动了广大农户的养殖积极性,也激发了一大批能人大户、企业投资肉牛产业的热情,两年来全市肉牛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投入的民间资金达十多亿元。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wubin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