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7/13 9:01:00 来源:每日甘肃 阅读数:
日前,美国邦斯美集团与甘肃省签订肉牛产业合作协议,最终选择与张掖在肉牛产业上进行高层次合作。在甘肃天然优质畜产品及生产体系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张掖市蓬勃发展的肉牛产业更是备受国内外专家关注,专家认为张掖的西门达尔基础母牛群在国内目前少有,同时在国内基础母牛数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张掖市基础母牛稳中有增,肉牛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国内肉牛产业普遍面临优质基础母牛数量下滑的窘境。如国内一流品质的山东“鲁西黄牛”,因缺乏对基础母牛的保护,现已没有优质母牛牛源。同时随着市场需求增多、肉牛屠宰量上升,出现“宰了大牛宰小牛、宰了小牛宰母牛”的现象,亟须保护基础母牛。
张掖市在发展肉牛产业中,始终牢牢保护和培育基础母牛种群。该市以西门达尔品系为主对黄牛种群进行改良,近两年市财政投入7000多万元,从信贷资金、基础母牛保护、幼犊繁育等方面扶持肉牛产业,还实施能繁母牛“零费用配种”等扶持政策,夯实了肉牛产业发展基础。目前,张掖市基础母牛数量不降反升,比2007年增长57%,达32万头。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曹兵海教授认为:“张掖32万头的西门达尔高代杂种基础母牛群,目前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单一种群。”
同时,张掖市以组织实施“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为突破口,扩张肉牛养殖规模,大力发展养殖小区、专业村社、规模养殖户,强力推进肉牛产业。肉牛产业已成为该市农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增收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到2010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77.3万头,比2007年增长44%,出栏量19.7万头,增长70%。著名畜牧学家、中国工程院张子仪院士评价说:“张掖肉牛发展模式开了国内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