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7/15 14:33: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未来三五年,我市的生猪年出栏量要提高30万头,以此提高自给比例,争取猪肉定价方面的话语权,从而稳定苏州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市农委方面介绍,新增的生猪将主要养在现代农业园区等三类区域。
5月初以来,全国各地猪肉价格持续走高,苏州也不例外。目前,苏州市场普通肋排已涨到20-21元一斤,比去年同期贵了6成以上,其他品种同样涨得 “凶狠”,让大家连喊吃不起。为此,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措施;我市也确定了增加生猪出栏量、提高猪肉自给比例、争取定价话语权的策略。
市农委分管畜牧生产的负责同志凌志纯介绍,目前我市的生猪出栏量每年在118万头左右,而生猪消费量却达500万头,自给比例约为25%。如果不采取措施,自给比例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实践证明,自给比例太小,价格方面很容易被其他地方牵着鼻子走。针对这一情况,我市计划“十二五”期间新增、改扩建规模以上生猪养殖场40个,使“十二五”末生猪年出栏量新增30万头以上,总量达150万头左右,自给比例提高到30%以上。“这样的比例尽管还不能取得定价权,但至少会有一定的话语权”,凌志纯说。
只是,苏州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而且许多区域都限制养殖业,新增的生猪养到哪里去?凌志纯对此回答,主要有三类地方。一是现代农业园区,重点配套建设千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场,这样可使全市每年的生猪出栏量增加10万头。凌志纯说,现在全市建设了大批现代农业园区,这些园区种植粮食、蔬菜、瓜果时需要大量的有机肥,配套养殖生猪,可以为这些农作物就近提供有机肥,农作物又能为生猪提供大量的饲料,因此,现代农业园区会有养殖的积极性。
第二类地方是发酵床养殖区。凌志纯介绍,发酵床养猪技术上世纪90年代起源于日本,不会污染环境,前年起我市就开展了尝试,目前年出栏生猪已达4万头左右。通过未来几年的推广,可再增加10万头左右的年出栏量。
第三类地方在苏州以外,即通过龙头企业等到外地建养殖基地,养殖的生猪供应苏州市场。凌志纯介绍,目前苏太企业有限公司就已在苏北盱眙建了养殖基地,每年可为苏州市场提供优质生猪上万头。
除新增部分外,原先的养殖场也要加强防疫,提高生猪存活率,并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凌志纯说,这样就可以确保苏州的生猪产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