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8/25 13:58:00 来源: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阅读数:
在今年6月初召开的甘肃省优质天然畜产品及生产体系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省政府、张掖市政府分别与美国邦斯美集团签订肉牛产业合作开发协议,标志着张掖肉牛产业将进入一个借助外力、提质增效、全力打造中国西北肉牛产业第一大市的全新时代。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尽心谋划,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举全市之力倾力推进。
一、坚持规模化发展,在扩大养殖总量上实现新突破。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认真落实牛羊产业大县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项目扶持、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实施“十乡百村千户”肉牛示范工程,推进肉牛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到“十二五”末,全市养殖小区(场)翻一番,达到460个,肉牛饲养量达到135万头,其中“张掖—邦斯美”优质高档肉牛达到30万头,西门达尔高代杂交肉牛稳定在70万头以上。
二、坚持标准化生产,在提升发展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以农业部提出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为目标,加强标准化生产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和养殖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的主动性。积极对接国际、国家标准,修订完善张掖地方标准。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规程,用已创建的2个、正在创建的3个省部级标准化肉牛示范场引领全市肉牛生产,肉牛标准化生产率达到70%以上,其中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比重分别占到25%、35%和40%。健全肉牛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三、实施品牌化战略,在增强竞争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引进综合实力强、知名度高的企业落户张掖,扶持企业向品牌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用5至10年时间把“金张掖肉牛”打造成中国知名品牌。瞄准国内外高档消费群体,生产优质高档、高附加值的牛肉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与美国邦斯美集团等企业的合作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坚持产业化经营,在做强龙头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加工带动战略,通过招商引资、引强入张、强强联合等举措,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着力培育肉牛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制定落实优惠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认真落实与建行达成的10亿元支农资金合作协议,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组建“金张掖肉牛”产业集团,加快培育肉牛产业上市公司。实现种养加一体化运作,农工商无缝对接,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肉牛产业发展体系。
五、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强化科技支撑上实现新突破。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肉牛新品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用最先进的技术组装肉牛产业,提升肉牛产业发展水平。加强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建设,及时应用最新技术和开发最新产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科技素质。加快肉牛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到2015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135万头,出栏达到40万头,养牛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养牛业的收入达到2300元。到2020年,六县区整体进入国家肉牛优势区域带,建成国家肉牛活体储备库、成为西北*的优质肉牛生产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