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8/25 14:28: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2011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时,要求我省建设农业强省,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出发展“六业”,其中现代畜牧业被排在第一位。
发展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荆州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产品加工业曾有很长一段时期处于弱势地位。如今,随着粮食产业、水产业、食品加工业等行业的相继破题,荆州正迈上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发展之路。
同样依托于资源禀赋而发展的畜牧加工企业,历经几年坚实努力,原来的“弱质产业”逐渐“筋骨强壮”,但在整个农产品加工业里仍略显单薄。粮油加工业和水产加工业方面分别有中国驰名商标“福娃”和“德炎”。荆州畜牧加工业方面,除却“离湖”、“天湖”、“港楚”、“宇祥”、“鱼米乡”5个品牌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外,仅有“小胡鸭”、“荆江”等几个品牌获得“湖北省著名商标”称号。
现有条件下,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必须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从市农业局相关发展规划里得知,我市将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发展水产、水禽、水田油菜。如今,水禽产业将是我市畜牧业发展潜力*、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一个产业,市场需求旺,加工链条长,最有可能成为荆州的第二大特色产业。
早在2007年,我市就提出了畜牧业振兴工程。“十一五”期间,我市在加快发展生猪这一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也抢抓机遇,推进另一传统优势产业——蛋鸡业的跨越式发展。尽管成效显著,但与荆州的水禽养殖优势相比,荆州发展畜牧加工业所面临的瓶颈同样不容小觑:畜禽产品加工发展滞后,加工业产值比例不高;加工企业数量多,但大企业数量少;初加工企业多,精加工企业少。
因此,必须要加速突破畜产品加工业瓶颈,来做强做大现代畜牧业。
要用新思维指导新行动。畜牧业要有长远发展,必须由传统小规模农户分散养殖向现代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转变,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即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沼气工程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要用新举措建设新产业。要按照优势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做特的要求,对深受市场欢迎、具有区域特色的畜禽品种要谋求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之路。实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饲养方式,提供深受市场欢迎的土杂猪肉。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江汉鸡、石首桃花山鸡、松滋祝翁鸡等特色品种要通过深度开发加工,推出深受社会欢迎的高档产品。
要用新政策促进新发展。中国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政策扶持到哪个行业、哪个产业,那个产业就能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畜禽产业也同样离不开政策扶持。
要用新知识引导新消费。要大力宣传普及新的畜产品消费理念和消费知识,引导人们改变传统消费习惯,扩大冷鲜肉,蛋黄粉、蛋白粉以及畜禽分割产品等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