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莱西市前三季度畜牧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莱西市前三季度畜牧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9/28 9:14: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1-3季度,莱西市坚持走畜牧业标准化、生态型、可持续发展路子,统筹兼顾公共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奶牛、肉鸡、生猪和肉牛(羊)四大主导产业,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全面提升畜牧业标准化、现代化发展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到9月底,全市存栏奶牛9.15万头,同比增长2%,出栏生猪70.9万头,同比增长0.42%,出栏肉食鸡9453.9万只,同比增长5.2%,肉蛋奶总产量达到56.2万吨,同比增长2.2%。畜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畜牧业生产主要特点:

  (一)畜牧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青岛万福集团12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投资2.6亿元的青岛六和万福食品有限公司禽肉加工产业链项目建设。二是青岛九联集团投资3亿元的青岛福村食品有限公司肉鸡产业链项目建设。三是青岛雀巢有限公司6000万元增资项目建设。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扩大加工规模,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畜禽标准化养殖建设加快,养殖水平进一步提升。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市基础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一是青岛九联集团标准化肉鸡养殖场建设。二是青岛高氏牧业2000头标准化奶牛示范园区建设。三是青岛青源牧场建设。该养殖场位于店埠镇,养殖场规划建设存栏奶牛500头,于8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加快畜禽养殖“退户进区”建设,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将奶牛、肉鸡养殖场(小区)和发酵床生态养猪场建设列入对镇(街道)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今年来,全市规划20处畜禽养殖“退户进区”项目建设,目前,已有16处养殖小区正在施工建设。通过实施畜禽养殖“退户进区” 建设,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四)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富有成效。组织技术人员编写了农村实用畜牧技术资料,采取集中举办培训班、赶科技大集、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对养殖场、户进行培训。1-3季度,组织举办集中培训班17期,参加培训人员2420余人次;赶科技大集8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解答咨询问题162个;进村入户入场送科技、现场指导4320余处(次),全市发放奶牛饲养管理、疫病检测和猪、牛、羊“瘦肉精”安全知识宣传资料20000余份。

  (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制定了《莱西市2011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免疫注射工作。

  (六)畜产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一是强化养殖场监管责任。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以基层动监站为主体,以村级防疫员为辅助,将全市村庄、规模养殖场(小区)进行划片包干,确保监管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实行养殖投入品“网络化”和“一卡三档三书”管理模式,保证使用安全。通过实行“一卡三档三书”,有效地将养殖环节用药覆盖在监管之中,保障了养殖用药安全。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市3247个生猪养殖场(户)开展拉网式检查,共发放“瘦肉精”安全知识宣传资料5000余份,通过排查,未发现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违法行为。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wubin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