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10/8 14:11: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在肉类消费结构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牛肉消费量在肉类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总体也在提高。而当前我国养牛业出现了逐年下滑趋势,为何一个朝阳产业会面临如此危机,东北和中原地区会连续多年养牛户急剧减少,肉牛存栏量连续五年在不断下降。肉牛养殖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消化和吸纳大量农作物秸秆的有力途径,也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保障我国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肉牛产业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养牛利润低,由于饲料成本的上涨和人工费的逐年提高,饲养母牛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没有打工来钱快效益低的现象。二是由于饲养模式的转换出现断条,散户养殖由于效益低而逐年减少,规模养殖受资金、土地等因素而制约新建牛场的增加。三是多数农户还是粗放粗养,不讲科学,对品种的改良、饲料的搭配、饲养环境等不重视,致使利润低或赔钱,挫伤了农户的养牛积极性。造成基础母牛的无理由淘汰和杀青等现象相当严重。为此,要应对肉牛产业面临的危机,国家有关部门要多措并举,推进我国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尽快出台扶持母牛发展的相应政策,转变肉牛养殖方式,鼓励规模养殖,强化科学养牛,靠科技增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