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甘肃:康乐县打造陇原肉牛产业“航母”

甘肃:康乐县打造陇原肉牛产业“航母”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11/16 16:51:00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阅读数:

  11月3日,由甘肃省农牧厅主办的“甘肃省肉牛产业大县建设高峰论坛暨康乐第四届赛牛相牛大会”在甘肃省康乐县举办。会上,与会代表交流康乐县在畜牧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展示康乐县在肉牛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显著成果,探索全省肉牛产业发展新途径。

  近一两年,“康乐模式”的肉牛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在陇原大地兴起。这种模式创自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肉牛产业大县——康乐县。

  康乐县素有“无牛羊不成家”的优良传统。多年来,康乐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畜牧养殖,坚持“换届不换兴牧”的思想,不断探索加快全县畜牧产业发展的路子,为“康乐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依托本地资源,发挥自然优势,紧紧围绕省委“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和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州政府“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都市圈”的发展战略,以全省肉牛产业大县建设为契机,把以肉牛为龙头的草食畜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一大支柱产业来培育。通过政策配套、资金扶持、项目支撑、社会化服务,做强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养殖,延伸产业链条,使全县畜牧产业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家庭副业型向支柱产业型、由传统经营型向产业化经营型的历史性转变,肉牛产业基本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格局,探索出“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协会组织、基地参与、市场运作”的“康乐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各类草食畜饲养量达36万头(只),草食畜牧业增加值达613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81元,养殖业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在肉牛产业发展中,康乐县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走“强龙头、建基地、带农户”的路子,全县已初步形成了“千家万户繁育、规模化集中育肥、专业化屠宰加工、冷链网络销售”的产业格局。累计发展肉牛养殖重点村50个,建成肉牛规模养殖小区118个,其中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10个、500头以上的肉牛育肥基地30个、规模养殖户6500多户。在全县组织成立了15个肉牛、母牛养殖合作社,建立了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经纪人队伍。康美“农庄牛仔”系列产品、“康乐牛肉”远销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大中城市。全县93%的农户参与到畜牧产业的各个环节中,部分农民依托肉牛产业发展逐渐转变成了产业工人。

  “康乐模式”的形成,得益于全县农户的积极参与和州县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更得益于甘肃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多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曾多次深入康乐县检查指导畜牧产业,对康乐县肉牛产业发展和在这一产业发展中“育肥期短、快速周转、注重效益、高出栏率、高商品率”的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号召全省学习康乐县在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近两年,青海省农牧厅、新疆、宁夏及省内60多个市(州)、县组成观摩团先后来康乐县考察参观肉牛产业。

  1985年,全省养牛育肥现场会在康乐召开,意味着该县肉牛产业发展迈出了第一步。

  2007年“全省畜牧产业发展现场会”和2010年“全省肉牛产业龙头加工企业座谈会”在该县的召开,标志着康乐县肉牛产业已初具规模。

  自2008年起,康乐县被列为全省肉牛产业大县,2010年,康乐县信康肉牛有限责任公司被农业部评为首批“*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标志着康乐肉牛产业发展迈向了规模化、科学化、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轨道。

  为加强经验交流,推动全省肉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此次召开的“甘肃省肉牛产业大县建设高峰论坛暨康乐第四届赛牛相牛大会”将是一个展示康乐肉牛产业发展成果的盛会,更是一个经验交流、探索全省肉牛发展新途径的大会。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wubin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