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12/22 9:11:00 来源:平顶山日报 阅读数:
一张IC卡、一个形似手机的识读器,再加上一个新型耳标,就能记录下一头家畜从出生到屠宰各个环节的信息,并上传到网络保存以备随时追查。相当于给家畜办了一张“数字身份证”。12月20日,笔者从舞钢市畜牧局获悉,截至目前,舞钢市存栏的近60万头家畜,都有了这样的“数字身份证”。
“你别小看猪耳朵上的耳标,它就像身份证,作用可大了。无论生猪运到何地,只要拿着识读器,往耳标上一对,不出5分钟就能准确查出猪的产地和饲养人。即使猪进了屠宰场,这些数据依旧跟随,直到其进入农贸市场、各大超市。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畜牧局等单位将市场的进货记录和牲畜的‘数字身份证’一对照,照样能追根溯源。因此,现在我们养猪户都非常小心,该喂的饲料一点都不能少,不该喂的一丁点都不能乱加。”枣林镇马庄村养猪大户赵速记告诉笔者。随后,他捧起一把饲料说:“这是由玉米、麸皮、豆饼、花生糠配的饲料,猪饮的水是由胡萝卜熬的开水。我们买玉米、麸皮等也都有详细记录,一点马虎不得。”“以前都是手写防疫档案,防疫员不可能对几万头猪、牛、羊进行完备的信息记录。如果畜产品出现问题,就得从一大本一大本的信息记录簿里‘大海捞针’,往往会贻误控制、消灭疫情的*时间。”同行的舞钢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郝红玲介绍说。
舞钢市是畜牧养殖强市,全市有各类标准化养殖园区69个、规模养殖户683家。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其质量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今年以来,该市成立了畜禽“数字身份证”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养殖场和养殖户建立养殖电子档案,档案记载内容包括养殖引种记录、进出场记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购进记录、兽药购进记录、饲料添加剂及兽药使用记录以及畜禽免疫、消毒、疫病诊断、疫病监测等记录。该市畜牧局的8名专业人员组成4个组,深入全市养殖场和养殖户准确、真实地填写相关信息,全面建立科学、规范的养殖档案。通过建立畜禽养殖安全生产档案,为严把畜产品质量关增添了第一道“防火墙”,在发生重大动物卫生安全事件、违规使用兽药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时可对畜禽及畜禽产品进行追溯,促进了全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