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12/27 9:16: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12月中旬,在宁夏召开的畜牧业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农牧厅再次肯定了泾源县的肉牛发展模式,并在全区推广。这和今年8月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乔玉峰在泾源县举办的中国(宁夏)六盘山第三届黄牛节上的发言相吻合。乔玉峰说,泾源县的肉牛养殖给全国树立了一个新的发展样板。尤其是他们发挥和调动农户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生产基础母牛和高档肉牛,在六盘山建立了样板示范,很了不起!中国畜牧业协会要认真总结六盘山养牛经验,向全国适宜的地方推广。
几年前,就叫响了“赶着黄牛奔小康”的泾源县,充分尊重回族群众养牛的传统,结合当地有丰富的牧草资源的实际,把以肉牛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地方特色、壮大县域经济的“一号工程”来抓,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大湾乡何堡村支书张广田说:“县上的养牛政策‘牛’到了家,‘少生快富’‘生态移民’等好多项目都是将良种牛送到了群众家,群众非常满意。”截至目前,全县发展肉牛养殖农户达2.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0%以上,肉牛养殖初步形成了“大户带全村、园区带全乡、龙头带全县”的发展格局。预计2011年底,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20.3万头,其中存栏8.7万头,出栏11.6万头,人均牧业收入达到850元。草畜产业已真正成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泾源县养牛的成功经验先后被中国畜牧业协会和自治区农牧厅肯定。认为泾源县在肉牛养殖工作机制上,创出了政府强力推动、科技服务促动、养殖园区拉动、营销大户带动、养殖协会联动、群众积极主动的“六动”机制;在发展方式上,探索出整村推进,以繁为主、以贩促养、养贩结合,显现了较大的规模效应;在工作成效上,实现了养殖规模化、饲养标准化、品种优良化、结构合理化、饲草多元化、营销市场化、生产品牌化、服务科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