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评论 >  奶业“规模化”不应操之过急

奶业“规模化”不应操之过急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12/29 15:28:00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阅读数:

  在国家奶牛养殖规模化政策引导和支持下,近年来我国奶业规模化发展势头良好。但笔者近日在内蒙古、黑龙江、广东等地了解发现,受先建设后补贴、地方政府扶强不扶弱等因素影响,部分散养户奶农却被挡在规模化门槛之外,难享奶业规模化发展成果。

  针对部分奶农难以跨越规模化门槛这一现象,有关专家认为,奶业规模化不应将奶农这一养殖主体排斥在外,各地应结合中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富民理念,以规模化为契机,实施“规模化富民”战略,将奶业打造成为真正的富民经济。

  业内人士认为,散养户逐步退出是规模化进程中的一个现象,但必须弄清楚奶农因何退出,尤其要避免短时间内大量奶农同时退出。国家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说,从行业发展趋势看,随着规模化的不断推进,部分奶农退出奶牛养殖环节已成为趋势,但与此伴随的应是另一部分奶农实现了规模化养殖,而不是奶农全部退出。

  值得警惕的是,对当前存在的奶农退出现象,部分基层管理干部认为“理所当然”。黑龙江省一位基层畜牧局干部说,奶牛不适合散养,奶牛养殖又是畜牧业中要求最高的行业,因此,奶牛养殖应是有钱人的行业。

  从当前的形势看,相比于扶持奶农,各级政府扶持大企业效果更为明显也更省事,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动奶农规模化发展上组织乏力,个别地方甚至还出现畜牧主管部门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进行权力寻租的现象。

  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培育奶农并逐步规模化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地方政府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为民心”,采取三大措施实施规模化富农:

  一是在规模化道路上,国家的规模化政策和资金应该向奶农倾斜,努力解决奶农发展规模化养殖面临的资金困难,为其提供融资等方面的帮助。

  二是地方政府加大对奶农规模化养殖的组织力度,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推动奶农组建合作社、联社等组织。

  三是加强产业链建设,让奶农参与到产业链的多个环节中。

  国家奶牛产业科学家高民说:“地方政府应加大产业链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将奶农吸收转变为产业工人,进入配套产业,使一个产业带动一批人致富。”在实现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切勿过于追求速度,要注意保障好散户奶农的基本收入,妥善解决奶农退出和后续产业的接续工作,避免个别企业损害奶农利益,引发社会问题。

  草地广阔但产草少以及耕地资源稀缺的现状,也决定了我国奶业发展过程中规模化牧场不可能完全代替散户奶农,在借鉴以大型规模化牧场为主的北美模式的同时,也应配合考虑集约化家庭牧场的欧洲模式的必要性。中国奶业的现代化不能简单等同于奶业的规模化,散户奶农的专业化、合作化之路也是我国奶业健康发展题中应有之意。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wubin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