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2/7 9:22:00 来源:西藏日报 阅读数:
当雄县畜牧养殖业一直秉承自然传统,不管是农牧民群众的养殖观念、牲畜生产,还是畜牧养殖模式,均沿袭老传统、老套路,这些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促进全县畜牧业的更好更健康发展,当雄县正逐步实现“三个转变”:牧民群众思想观念从传统型向科学型的转变、牲畜产能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牲畜养殖模式从分散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努力实现“促进牧民增收,实现人、畜、自然和谐发展”。
当雄县是纯牧业县,以牦牛、绵羊、山羊、马养殖为主。畜牧养殖业是牧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来源,是牧民群众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一旦畜牧业发展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牧民群众的生计问题。为了保证高原草场的活力,当雄县投入大量科技和人力,确保牲畜和草场作物安全。2011年,当雄县集中对全县8个乡镇兽防所所长及村级防疫员共65人进行了集中疫病防治、接羔育幼等相关知识培训,并向8个乡镇发放防疫药品,保证了牲畜的健康繁育及生长。
对纯牧业县而言,草地资源的好坏决定着畜牧养殖业的成败。为此,在不断增加牧民群众经济收入的同时,保护草场资源,实现人、畜、自然的相互协调和统一不可忽视。从2005年开始,当雄县就开始尝试性地推行了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完成了202.08万亩的冬春草场承包到户工作。通过草场的承包到户,牧民群众真正成为了草场的主人,草场的建设、保护得到了有效落实,草原生态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同时,2005年至2006年,当雄县还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完成了150万亩草场的禁牧及部分草场的休牧任务,有效保护了草场,恢复了草原生态。2011年,当雄县完成了全县夏秋草场735.17万亩的承包到户工作,让广大牧民群众实现了从牧民到商人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