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评论 >  规模之外 中国牧场更需要什么?

规模之外 中国牧场更需要什么?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2/9 13:29:00 来源:奶业协会 阅读数:

  继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沸沸扬扬的蒙牛等企业的黄曲霉素超标事件又在中国奶业伤口上洒了一把盐。

  乳品行业的症结确实在奶源,优质的奶源也确实要依靠规模化养殖,但现如今,一味追求大规模牧场的中国奶牛养殖业,仿佛从“散养”的一个极端走到了“万头牧场”的另一个极端。有报道将中国牧场的现状称为大跃进,自然有夸张的成分,但现如今超大牧场确实出现了环境污染、原奶质量控制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业内企业积极解决问题的背后,也逐渐在反思:适合中国国情和现状的方案是什么。

  虽然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均有成功的奶牛养殖成就,但欧洲的小型牧场模式在国内并不受宠。中国企业通过引进、代理产品和技术等方式,迅速在国内建立起类似美国的大型牧场,但粪污处理、充足的牧草供应需要的大片土地却是中国不具备的硬件条件。片面模仿已经产生了阻碍,中国的业内人士应缓下脚步,首先解决中国市场适合什么的问题。

  规模之外,拥有成功奶牛养殖经验的国家都具备强悍的理论研究和技术。自然一个行业的发展需要时间的浸润,但国人拥有学习的优势:美国、澳洲、新西兰、欧洲都是成功的楷模,并且面对中国市场均有相当热情。除学习、兼容他们的技术、引进先进产品和技术外,挑选适合国情的建场理念,探索合适的建场模式,如此方能跳出疑似大跃进的怪圈。

  日前,关于牧场规模所引发问题的文章层出不穷,应是业内媒体和学者已然明确问题所在,近几年深入地方的奶牛养殖技术培训也应当视为中国奶业人的努力,而作为中国奶业与国际奶业的交流平台,今年6月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将有法国、荷兰、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20多个国家的企业和专家将共同交流,探索适合中国的牧场发展模式。

  规模之外,理念、技术和适合中国国情的学习对象将引导中国奶业的健康发展。望业内人士同心同力,及时将中国奶业导入正轨。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wubin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