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5/8 9:10: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红河县强化绿色生态理念,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业,促进了畜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该县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畜牧业发展,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和布局,稳步发展生猪生产,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积极发展养禽业和特色养殖,保护与开发地方优良品种遗传资源。着力抓好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推进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安全化、产业化"发展进程,大力发展生态畜牧,有效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畜禽资源现状,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优化畜禽产业布局,积极发展绿色、生态、无污染、安全畜牧业,加快畜禽优势产业带建设,构建富有红河县特色、发挥优势的绿色生态畜牧业。
同时,落实好畜牧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红河县贯彻落实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政策,补贴和投保境内现有能繁母猪,补贴标准为每头100元。保费国家财政补贴48元,养殖户承担12元, 充分调动了养殖户(场)的养殖猪积极性;建立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反应死亡补偿机制。补偿标准按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农业厅《关于牲畜口蹄疫扑杀补助标准的通知》执行:山羊每只260元,绵羊每只300元,仔猪每头200元,肉猪每头600元,犊牛每头 800元,黄牛每头1400元,水牛每头1500元;鼓励积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2011年,红河县出台了农林产业扶持政策及考核奖惩办法。办法规定,凡在该县境内新建投资养羊1000只以上、养猪1000头以上、养肉牛100头以上、养蛋鸡10000只以上、养肉鸡30000只以上、养鹅鸭5000只以上、其它特色养殖一次性投资30万元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对新获得*、省级、州级标准化示范区(场、基地)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5万元、3万元。
为加快推进畜牧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养殖,红河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吸引社会民间资本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企业运作、带动农户"的发展思路,把实施"能人带动工程"作为畜牧产业化的重要工作来抓,扶大带小,切实加强对畜牧龙头企业的扶持,坚持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路子。红枫、炆远、宏旭等一批规模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场建成并投入使用;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动物及其产品卫生监督,涉及到动物饲养、防疫、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检验、经营、加工、流通等环节,红河县强化质量安全监督,依法对违返法《动物防疫法》、《云南省动物防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各种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据了解,2011年,该县进行监督检查共34 次。共查处各种违规案件8件;其中:违法经营动物及动物产品2起,违法经营饲料及添加剂案件3起,没收销毁违法饲料及添加剂178千克,货值约620元;违法经营兽药案件3起,没收销毁违法兽药13个品种,货值约2300元。
根据不同的生态区域和畜禽的生物学特性,红河县在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业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推广新经验,建立和完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统一的畜牧业产业体系,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