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5/11 14:50:00 来源:恩施新闻网 阅读数:
10年前的3月,时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韩长斌,曾经指示恩施州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组织形式,把畜牧业培育成农民脱贫致富的当家产业、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州域经济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
10年后的今天,农业部坚持不懈的真情、倾情扶持终于有了回报:恩施州畜牧产业快速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为农民脱贫致富挑了重担,为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近10年来,牧业经济和畜牧生产平均发展速度保持在9%左右,2011年的牧业综合产值突破80亿元,同2001年比较增长60%,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突破42%。产业发展呈现出“六个跨越”、“两个确保”、“一个破题”的特点,恩施州嘹亮的牧歌,传颂着农业部对土家苗族山寨的一片真情。近10年来,中央投资和农业部援助我州畜牧业扶贫开发项目15类,总投资达1.68亿元,涵盖牧业发展、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了全州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保护了生态环境,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和畜牧产业发展步伐,项目建设实现跨越;初步形成恩施黑猪良种母猪核心群、乡镇良种繁殖群、大户为主的生产群和乡镇中心人工授精站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新建和改扩建生猪人工授精站800个,能繁母猪存栏45万头,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普及率达95%以上,生猪良种化率达到100%,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全州已建成万头猪场13个、出栏千头及千头以上的猪场232个,养殖生猪500头以上的大户634个,畜禽规模养殖实现跨越。
全州已建成投产以肉食品加工为主的畜产品规模以上企业11家,拥有固定资产3亿多元,设计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240多万头,成长了湖北思乐、宣恩大派、来凤安普罗、利川土家牧业、利川多仁多、巴东雨润等一批规模加工企业,市场主体培育实现跨越;通过招商引进正虹集团落户恩施,对本土企业实施技改,“十一五”末全州生产配合饲料3.5万吨,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饲料工业发展实现跨越;州、县(市)畜牧兽医局为同级人民政府的直属事业局,88个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1561个村级畜牧兽医服务室和近4000人的队伍成为党和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行业,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跨越。
饮水思源,我们不能忘记:农业部定点扶贫恩施州还推动实现了“两个确保”,成为全州畜牧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动物疫病防控逐步规范有序,实现了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目标。通过严密组织领导、推行双轨目标责任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程序免疫、严格检查督办等综合防控措施,有力地推进了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确保了全年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另一方面,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无事故,为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肉”提供了保障。通过强化法规宣传、强化监管职责、强化养殖过程监管和强化检疫监管,保持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杜绝了畜产品安全监管事故的发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农业部大力扶持下,恩施州实现了本土优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破题,将有力支撑畜牧产业持续发展。恩施市、咸丰县、利川市和建始县分别向国家申报了恩施黑猪、恩施黄牛、利川马、景阳鸡等优良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项目。州畜牧局组织制定了恩施黑猪地方标准,并通过了省级专家评审。景阳鸡地方标准已发布,同时还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
回顾过去,硕果满枝;展望未来,信心百倍。目前,我州正高举“发挥特色优势、建设畜牧强州”的旗帜,以建设畜牧强州为主题,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和产业化发展为重点,全力培育畜牧大县、大乡、大村和大户,着力提升加工能力和水平,强力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努力实现畜牧产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