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5/14 10:49: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今年以来,山阳县结合传统养殖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和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层次变化,因势利导,采取多项措施推进畜牧业发展。
一、坚持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切入点。一是按照“政府引导、社会主体、项目配套”的发展思路,着力支持和促进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建成父母代良种猪扩繁场1个、商品代种猪场2个、千头育肥场7个。二是按照“大户带农户”的基本思路,扶持发展肉鸡养殖大户。以县政府千万只肉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为契机,在城关高家沟村、高坝石头梁村、高坝过风楼村、银华叶家湾村等落实地块97处用于发展肉鸡养殖。三是坚持“科技兴牧”战略不动摇。结合“科技之春”和“三问三解”活动,全县确定30名畜牧技术人员,广泛开展技术承包、结对服务、新型农民培训行动,为养殖业主、大户和农户提供了及时急需的技术服务。举办培训班20余次,培训人数2000余人,发放资料3000余册。
二、坚持把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安全为作为防范产业风险的战略着眼点。一是切实加大防疫力度和密度。坚持以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为普防重点,以防、免、堵、消等为根本抓手,确保了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二是努力消除监管“盲点”。在全县设立23个动物产地检疫报检点,严格执行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制度,确保了“进口”和“出口”两头安全。三是狠抓养殖投入品监管。坚持现场检查和技术监测两手抓,对“瘦肉精”等违禁添加剂出重拳,实行“全天候”拉网式监测,确保了产业安全。
三、坚持把项目推动和强化保障作为培育产业的重要着力点。一是抓重大项目建设。由陕西广远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承建的3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目前已完成三通一平工作;畜禽产业发展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总体形象进度的60%。二是抓地方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县财政计划对新建标准化圈舍800平以上、母猪存栏60头以上、育肥猪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新建圈舍4000平以上、母猪存栏300头以上、年出栏育肥猪50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一次性给予30万元奖励;对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养猪场给予50万元奖励;对达到技术标准的新建养鸡大棚一次性给予1万元奖励和3-5万元贴息贷款付持。三是抓社会资本投入。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努力撬动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促进了规模养殖场的发展壮大。
四、坚持把体系建设作为推动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支撑点。一是稳定技术队伍。切实解决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确保了基层技术队伍的稳定。二是改善服务装备。维修改建了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办公用房,配置了冰箱、保温盒等防疫检验设备和服务工具。三是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了动物疫情测报网点,全面配齐了村级防疫员,建立完善了疫情观察、监测、报告制度,技术服务和安全监管基本破解了“最后一公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