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河南鹤壁畜牧产业链:期盼大型龙头企业出现

河南鹤壁畜牧产业链:期盼大型龙头企业出现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5/18 11:01:00 来源:鹤壁日报 阅读数:

  “南有漯河,北有鹤壁”。这是人们谈起河南畜牧业最先想到的。统计数字显示,2011年,全市畜牧业产值49.6亿元,同比增长5.9%,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8.6%;畜产品加工业产值95.4亿元,同比增长6%;肉、蛋、奶产量分别达23.5万吨、14.9万吨、9.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2.8%、10.8%,我市已成为全省6个食品加工市之一。

  市畜牧局局长姚中有告诉记者,鹤壁市人均畜牧业产值,肉、蛋、奶人均产量等四项指标综合评定已连续22年保持全省第一。市食品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冯增智表示,综观近年来我市畜牧产业的发展,有取得成绩的欣喜,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惋惜。与漯河相比,我市的畜牧产业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缺少像双汇一样带动能力强、财政贡献率高的大型龙头企业等问题。

  长板之一:起步早,品种全,产业化程度高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市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蓬勃兴起,大中型专业养殖场(户)不断涌现,全省最早的笼养蛋鸡养殖场就出现在我市。目前我市已形成肉鸡、生猪、蛋鸡、肉鸭、肉鹅、肉鸽、蜂、肉兔、奶牛等产业链,从养殖到加工、销售,基本实现了产业化经营。我市符合备案标准的规模养殖场达到3066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318个,畜牧专业合作组织270余个,带动农户1.3万户,形成市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100家,其中*3家、省级16家。畜产品加工企业28家,年加工能力62万吨。

  长板之二:特色畜牧产业发展速度快

  近年来,我市在保持肉鸡、生猪、蛋鸡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肉鸭、肉鹅、肉兔、肉鸽、蜂等特色畜牧产业,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浚县六和至真公司年屠宰3600万羽肉鸭项目建成投产,年产10万吨清真速冻调理食品项目正在建设,和谐鹅业公司600万只肉鹅深加工项目正在建设;邵氏牧业公司年加工1000万只肉兔项目建成投产;瑞贝特公司1000万只肉兔深加工项目基本建成;欣瑞公司年屠宰加工1000万只肉鸽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建成。

  长板之三: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我市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引进了一批专业人才,建成了一批技术中心。目前,全市畜牧企业共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两家、省级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全市已有60多家食品企业与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河南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各类人才250多名,引进高新技术35项,另有36项技术申报了国家技术专利。积极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在技术进步上打造竞争优势,为提高我市食品产业科技含量,保障食品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短板之一: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不足

  我市肉鸡产品加工优势减弱,发展后劲不足,生猪、奶业、蛋鸡等缺乏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如我市在全省具有*优势的肉鸡产业,尽管其龙头企业在市外发展的规模已超过在我市的两倍,但与全国行业龙头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如大用、永达两个龙头企业去年的销售收入总和不到130亿元,而同样以肉鸡、肉鸭等为主要产品的山东六和集团,去年销售收入达507亿元。

  短板之二:防控体系、质量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我市畜禽饲养密度高,畜禽及其产品调运频繁,防控任务很重。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在基层,我市乡镇动物防疫检疫站存在机构不全、机制不顺、力量不足、没有工作经费等问题,不能适应艰巨的防控任务,与上级要求和我市畜牧业发展实际还有一定差距。

  短板之三:畜禽深加工部分产业链缺失

  生猪产业链:全市生猪养殖户8000多户,年出栏生猪160万头,占全省的九分之一。

  但屠宰加工企业实力不强,发展缓慢,再加上众品、双汇等大企业已先后入驻汤阴、济源,我市发展猪肉制品加工空间越来越小。

  肉鸡产业链:受利益驱动,我市原有的加工企业向外扩张势头迅猛,鹤壁肉鸡产业优势即将转为周口、焦作、商丘等市的产业优势。

  特种养殖加工链:发展势头看好,但市场空间小,潜在风险较大。

  蛋鸡存栏量达1300万只,但除了出售鸡蛋,基本没有下游产品。

  针对我市畜牧产业存在的不足,冯增智等专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对策之一:建设国际化、标准化的畜禽加工基地

  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对畜禽加工企业、集约化养殖企业要严格建设标准,全面检查对标,制定整改规划,实行养殖许可制度,做到依法凭证经营,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加工诚信化、监管信息化”的要求。对小规模散养户要强化引导,发展规模养殖,加入养殖专业合作组织,走规模化养殖之路;积极推进村级养殖小区建设,引导农户进区入园发展养殖业,实行统一管理、分户经营,走标准化之路。同时,下大力气做好动物防疫和食品安全监管。

  对策之二:提高产业集聚度,培育大型龙头企业

  大力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及相关企业向食品产业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降低成本。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食品企业制定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发展规划,支持现有的优势企业通过扩、改、组、联、建等多种途径,加快规模扩张,着力培育一批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食品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积极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带动行业快速发展,提升我市企业整体水平。

  对策之三:着力抓好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重点抓好畜禽加工技术、营销、管理等人才的引进,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管理、产品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加大技术引进力度,鼓励食品企业引进、推广应用现代食品制造、现代质量控制等新成果、新技术,加快企业传统技术改造,使生产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力度,继续大力推动重点食品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所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立*、省级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化试验基地,在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延伸产业链,着力解决食品企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回收与综合利用,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