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中国畜牧业展览会洋种猪扎堆(图)

中国畜牧业展览会洋种猪扎堆(图)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5/25 10:45:00 来源:南方农村报 阅读数:

  “中国的种猪生意将持续繁荣到2020年。”5月18-20日,第十届中国畜牧业展览会在南京举行,在媒体见面会上,四川省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平认为,未来几年种猪将是生猪市场*亮点。的确,在本届展览会上,国际种猪企业频频亮相展会现场,大有洋种猪“八国联军入侵之势”,国内种猪市场已然备受业界关注。

  长期以来,国内的现代化遗传育种工作比较落后,核心种猪来源依赖进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而导致整个繁育体系受制于其他养猪先进国家。

  特别是自2007年国内生猪养殖业发生“高热病”以来,国内掀起一股养猪热潮,加上近年种猪更新换代频繁,国内向外引种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据2011年度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已经进口种猪7500多头,进口国分别为英国、美国、加拿大、丹麦、法国等5个国家,其中包含:美国华特希尔与亚圣基金合计内蒙赤峰建设种猪场(1200头基础母猪),与山东荣昌公司合资建设原种猪场(基础母猪1000头);英国JSR(广州畜牧公司引进JSR种猪1249头;法国AND(555头种猪首次进入我国陕西),年底中法种猪联合育种项目启动等等。

  一时间国内种猪市场热闹非凡,在本届畜牧业展览会上,各国种猪企业争相设展,更是看好未来国内庞大的种猪市场。本次展会上,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丹麦、法国等养猪强国的国际化大公司纷纷组团参展,参展企业数量明显比往届多,达80多家,展位数达220个,其中多数以种猪企业为主。美国和丹麦展团还联合该国驻华使馆和知名国际育种企业共同举办“种猪战略研讨会”,宣传推广该国强大的育种技术和优良种猪。

  此外,洋种猪觊觎国内种猪市场亦可从展会开幕典礼上可见一斑,英国农业和粮食部长吉姆·佩斯就利用发言机会,亲自向中国企业推销英国种猪。“中国1/4的进口种猪来自英国,希望英国企业向中国提供高品质的种猪,为中国畜牧业的发展作出绵薄之力。”吉姆·佩斯透露,英国农业部已经跟中国农业部完成谈判,不仅建立了种猪贸易市场,而且签订了肉食品出口中国的贸易协议。

  国外育种集团争相亮相种猪市场,无疑是看中未来几年国内种猪市场空间。

  “目前中国有种猪4800万头左右,而前几年4500万头左右就能满足市场需求。”余平认为这几年疾病不断,种猪生产性能一直在下降,不得不持续引种保障生产力。PIC种猪中国区总裁江南亦认为,中国近几年的种猪市场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华景象。国内鲜有种猪场育种技术不济,鲜有认真做育种工作的企业,从国外引进的种猪大部分做扩繁,国内种猪市场进入“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怪圈是推高种猪市场的根源。

  除此之外,随着养猪规模化迅速发展,以自动化为主的养猪设备也日益受到业内关注。南方农村报记者发现,在畜牧器械展馆内,畜牧器械参展企业也较往年明显增加,12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许多企业除了现场展示设备外,还特意建造猪场厂房的模型吸引观众。比如北京京鹏环宇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猪场模型,就吸引不少观众前来咨询。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该模型完全按照猪场的实景按比例缩小建造。其中包括猪场通风、降温等各方面的设备。“虽然写着禁止拍照的指示牌,但不少观众拍照依旧。”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新建猪场不断增多,行业内真正懂猪场建设的人较少。对于想新建猪场的人而言,猪场实体模型对他们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会花絮

  开幕式安排在展会次日

  国内的观众参展,许多都习惯参加第一天的开幕式,重要领导、行业领袖等往往都在开幕式上第一时间亮相。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地就造成了展会一天热甚至半天热的现象。为留住观众,解决展会观众人流量不均衡的问题。本届展会组委会特意将展会开幕式定在展会开馆后的第二天(即5月19日)。展会开馆第一天(5月18日),展会仅对参展商与网上预登记的观众开放,非网上预登记观众需买票进馆。如预期所料,与往届展会次日人流稀少不同,开幕式当天前来参观观众依旧络绎不绝,组委会的创意安排不仅得到观众认可,参展企业更是拍手称赞。

  首设新闻发布会

  与往届不同,为让行业媒体更好地与企业接触,组委会还特设4场新闻发布会。分禽业专场、猪业专场、草食畜专场、饲料动保专场。行业内共30余家媒体参与。为企业搭建一个宣传企业、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平台。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